關于中國軍事實力,西方這些年一直像戴著望遠鏡看近處,總覺得看得清楚,其實早就跟不上節奏了。
他們拿著幾十年前的觀念,想象著現在的中國軍隊,結果不是輕視就是曲解,怎么看怎么都不對味兒。
先說說抗美援朝那一仗。
當年中國志愿軍硬是把美軍帶著的十幾個國家從鴨綠江邊一路趕回三八線,打得對方只能簽個停戰協議。
結果西方媒體還自我陶醉地說他們贏了。
他們那些“贏面”的說法簡直讓人笑掉牙:第一,說他們成功擋住了“北方侵略”;第二,說中國傷亡大;第三,說他們火力強悍。
但實際上,美軍自己都承認最多也就打了個平手,可那些歐洲小跟班卻一個個像撿了便宜似的,每年都要拿這段歷史出來顯擺一番。
更氣人的是他們對咱們裝備的各種看不上眼。
以前西方軍迷雜志動不動就諷刺,說中國打仗靠“人海戰術”,把志愿軍的頑強意志說成是“原始打法”。
什么“中國發動機壽命只有五百小時”,“潛艇聲音跟拖拉機一樣”,甚至連雷達都說是“仿制的”。
咱們好不容易弄出新裝備,他們馬上就拿放大鏡找毛病。
比如殲-10剛一亮相,就有國外專家跳出來,說進氣口設計抄了他們三十年前的圖紙。
可過去這二十年,中國軍工發展速度真不是吹的,簡直像開了加速掛。
055型驅逐艦一艘艘下水,殲-20也成了主力,連電磁炮都開始上艦測試了。
但西方媒體還是那一套老調:先質疑這些新武器“沒打過仗”,接著說參數“注水”,最后總會繞回“關鍵部件還是靠進口”。
靠著英語媒體的傳播力,他們愣是壓著中國軍火在全球市場的占比只維持在5%左右。
法國都快混不下去了,它的軍火出口還比中國多幾倍。
不過,最近印巴邊境那點事兒,算是徹底把西方的幻想打碎了。
俄羅斯那邊一位直言不諱的軍事專家就說了:“中國軍事實力一暴露,北約整個高層都嚇出冷汗。”
這話還真不是隨口一說,咱們就從三方面看看,西方到底怕什么。
第一:裝備真硬,打出來的
別看殲-10C在咱們這兒是“老面孔”了,可到了巴基斯坦手里,真就是打出風采。
對上印度的陣風戰機,硬是讓對方抬不起頭來。
要知道陣風可是法國拿來當寶貝的,一架頂得上三架殲-10C的價格。
而且這還只是“前菜”,像殲-20、055萬噸大驅這些更先進的家伙根本沒上場。
俄羅斯媒體透露,現在北約艦隊的內部規定是:碰上中國航母編隊,離200海里之外才算安全。
別看這是個數字,當初美軍驅逐艦在南海轉悠時,咱們的南昌艦可是一路貼著“送行”了八天。
第二:體系作戰玩得轉
美軍不是一直吹噓他們的C4ISR作戰系統牛嗎?
中國這幾年自己悄悄搞了個升級版。
這次印巴摩擦,從太空的遙感衛星到空中的預警機、地面的相控陣雷達再到每個前線士兵的作戰終端,整個系統配合得就像開了“透視外掛”。
印度那邊導彈一出庫,巴軍指揮中心就警報閃起;飛機一起飛,對面的防空火力立馬上線。
這個全域、實時聯動的系統,讓五角大樓不得不連夜重新評估他們在亞太的軍事部署。
第三:隱藏的底牌才更嚇人
最讓西方坐立難安的,還不是咱們拿出來的這些武器,而是那些他們連見都沒見過的。
軍工圈里都知道中國有個“三三制”:能公開的武器只占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在實驗室測試,剩下的四分之一連照片都沒外流,藏得死死的。
但就說已經亮相的幾個項目,也足夠讓人驚掉下巴。
山東艦上用的電磁彈射器,比美國福特號的還快20%;攻擊無人機集群能自己組隊攻擊,還能“飛得快、打得準”;福建艦上的那個“神秘設備”,外媒猜了半天,到現在都搞不清是激光炮還是電磁炮。
說到底,讓西方國家最焦慮的,其實是他們軍火的“飯碗”。
中國軍備價格只有歐美武器的三分之一,性能卻一樣過硬。
中東不少國家開始取消陣風訂單轉而購買殲-35,非洲的好幾個國家也全改用中國的翼龍無人機來替代法國的直升機。
如果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不用十年,全球軍火市場的“姓氏”可能就得改成“中”了。
西方那些靠軍火吃飯的國家,怕是飯碗真的要保不住了。
#瞭望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