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骨重幾兩,定乾坤;命中幾兩,值千金。"
長安城外云霧繚繞的太極宮中,白發道人手持一架奇特銅秤,眼神深邃地望向前來問命的商客。
"貧道觀公子骨重三兩二,乃世間好命。"
商客面露喜色,正欲離去,卻聽道人又道:"《太上稱骨經》有言:好命三兩二,萬金難買三兩五。公子可知其中玄機?"
商客神色一滯,滿面困惑。
太上老君所傳《稱骨歌》,自古便是道門秘術,以骨重定命格,以命格知禍福。其中,三兩二與三兩五之間,究竟相差何物?為何一個是世俗眼中的好命,一個卻珍貴到萬金難求?
大唐貞觀十三年,長安城南十里外的終南山下,坐落著一座古樸幽深的道觀------太極宮。觀中的云游子道長已在此修行四十余載,精通《道德經》《黃席內經》《太上感應篇》等道家典籍,更得太上老君秘傳稱骨之術,能以特制銅秤稱量人的命數。
云游子的秤骨秤并非尋常之物。相傳為太上老君所賜,用黃金、玉石與五金精煉而成,刻有七十二道符文,能測人一生命數。道家《天機經》記載:"人生命數,盡藏于骨。骨輕骨重,定人禍福。"而《稱骨歌》便是基于此理,記錄了骨重從一兩至八兩不等的七十二種命格。
這日清晨,云游子剛做完早課,便聞山門外有車馬喧囂之聲。只見五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停在觀前,為首一人衣著錦繡,珠光寶氣,正是洛陽巨富趙通。他身后跟著十余名隨從,氣派非凡。
"貧道有禮了。"云游子向趙通行禮。
趙通急忙回禮:"久聞道長稱骨之術出神入化,特來請道長為我卜算命數。"
云游子不動聲色,引趙通入內。待行完道門禮儀,云游子取出那枚青銅古秤,口念天罡咒語,手掐玄門印訣,開始為趙通稱骨。
秤桿輕輕擺動,最終在"三兩二"處停下。云游子眉頭舒展,露出微笑:"施主骨重三兩二,《稱骨歌》有云:'三兩二,貴人多助喜氣歡,早年聚財萬萬千,中年福祿雙全美,晚景兒孫繞膝前。'乃是上好的福命。"
趙通聞言大喜,捻須大笑:"果然如此!道長神術,趙某佩服。"說罷,取出十兩黃金相贈。
正當趙通欲離去時,一位衣著破舊的中年男子匆匆走入道觀。此人面容清癯,眼神卻格外明亮,身上的布衣破舊卻干凈整潔。
"這是我的商隊管事孫默,"趙通隨意介紹道,"一直跟我做生意,卻始終不得志,家境貧寒。他聽說我要來請道長稱骨,便也想來試試。"
孫默對云游子深深一拜:"晚輩孫默,冒昧打擾道長,想請道長為我稱骨測命。"
云游子看了看孫默,又看了看趙通,若有所思。隨后,他示意孫默上前,再次取出稱骨秤。這一次,云游子的動作更為鄭重,念咒時間也更長。
奇怪的是,秤桿起初擺動不定,像是在掙扎,最后竟穩定在了"三兩五"的位置。
云游子面色驟變,目光中閃過驚訝、疑惑,最后化為深深的敬意。
"怎么了道長?"孫默忐忑地問,"是不是我的命數很差?"
趙通在一旁輕蔑地笑道:"孫兄,我就說你命不好,做什么都不順,現在驗證了吧?"
云游子卻雙手合十,向孫默微微躬身:"施主骨重三兩五,乃是..."他忽然停下,轉向趙通,"趙施主,您先回去吧,貧道與孫施主還有些話要談。"
趙通滿臉不解,但也不便多問,撂下一句"孫管事,事情辦完速速回府"后,便帶著隨從離去。
待趙通走遠,云游子關閉道觀山門,將孫默引入后院一座偏殿。殿內陳設簡樸,唯有一幅《太上老君煉丹圖》掛于墻上,案幾上點著一爐沉香。
"施主可知,《稱骨歌》中有言:'好命三兩二,萬金難買三兩五'?"云游子神情凝重地問。
孫默搖頭:"不知。難道我這三兩五比趙老爺的三兩二還好?可我窮困潦倒四十余年,何來好命之說?"
"命數之說,非凡夫俗子所能輕易理解。"云游子嘆道,"古籍《抱樸子》中記載:'世人皆知富貴為福,殊不知富貴乃惡業所感。'《太上感應篇》亦言:'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趙通雖有三兩二之命,看似榮華富貴,實則..."
云游子忽然發現自己說得太多,急忙住口,轉而問道:"施主可是近日常有異夢,或感心緒不寧?"
孫默驚訝地瞪大眼睛:"道長何以知曉?我近半年來常夢見自己在深山古洞中打坐,有紫氣縈繞周身,醒來后常有悟道之感,卻又說不出所以然。"
云游子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果然如此!施主今年貴庚?"
"四十有一。"孫默答道。
云游子深吸一口氣:"《稱骨歌》中三兩五一命,有一句關鍵預言:'四十二歲大變故'。施主明年恐有大變,此變非福非禍,關鍵在于施主如何應對。"
"何謂非福非禍?"孫默急切地問。
云游子走到太上老君畫像前,沉思片刻后說道:"三日后是中元節,陰陽交匯之時。你可在午夜時分,獨自來此,貧道為你詳解三兩五之命的真正玄機。"
孫默不解:"為何要等三日?為何不能現在告知?"
云游子意味深長地說:"因為三兩五之命,牽涉天機?!兜赖陆洝酚性疲?道可道,非常道。'如今時機未到,貿然泄露天機,恐怕會對施主有害無益。"
孫默雖滿腹疑惑,卻也只得答應三日后再來。走出道觀時,他回頭看了一眼,只見云游子站在道觀前,面色凝重地看著他,目光中既有期待,又有擔憂。
三日后的午夜,滿月高懸。孫默按約來到太極宮,卻發現道觀大門緊閉,里面一片黑暗。他正欲敲門,忽見道觀后山熒光閃爍,似有人影晃動。
孫默循著熒光來到后山,只見山腰處有一石洞,洞前云游子正端坐于蒲團之上,面前放著一本泛著金光的古籍。月光如水,山風如劍,給這一幕平添幾分神秘。
"施主來了。"云游子頭也不抬,輕聲道。
孫默上前行禮:"道長,我如約而至。還請解惑,三兩五之命究竟有何玄機?"
云游子指著身旁另一蒲團示意孫默坐下,然后翻開面前的古籍。孫默看清了,正是《太上稱骨經》的原本,與道觀中所見那簡略版本大不相同,紙張泛黃,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奇特符文。
"施主可知,世人皆認好命是富貴榮華,是金玉滿堂,是高官厚祿。"云游子慢條斯理地說,"可太上老君卻在《稱骨歌》中言:'好命三兩二,萬金難買三兩五'。為何三兩二是俗世好命,而三兩五卻價值連城?"
孫默搖頭:"這正是我不解之處。"
云游子輕撫古籍道:"你可知,這《稱骨歌》非尋常書,乃太上老君得道前,歷經三千年修行所悟。其中蘊含天地至理,世間真諦。三兩二與三兩五,看似僅差三錢,實則天壤之別。"
"究竟何謂天壤之別?"孫默急切追問。
云游子目光如炬,射向孫默:"你那詭異的夢境,已然是天機示警?!兜赖陆洝酚醒裕?大道甚夷,而民好徑。'三兩五之命,乃是------"
他忽然停下,望向天空中的月亮:"子時已到,天地氣機轉換之際,正是解密天機之時。"
云游子從袖中取出一張符紙,在燭火上點燃,符紙燃起五色火焰,照亮了洞口的山壁。孫默這才注意到,山壁上刻著一首詩:
"三兩二命富貴全,三兩五命價更千。 一為凡塵紅塵客,一為清修得道仙。
何謂萬金難買處?何為眾人求不得?"
云游子指著詩文最后一句問道:"孫施主,你可曾想過,為何《稱骨歌》云'好命三兩二,萬金難買三兩五'?這三兩五的命格,其玄機究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