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住建部已經明確,2025年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為此,還將城中村改造支持范圍從35個大城市擴大到近300個地級市。
這個消息對于對于老房居民來說,簡直就是大利好!很多人開始大膽猜測,這次拆遷補償會不會和十年前那樣,讓很多人實現一夜暴富?會不會一棟樓又拆出幾個千萬富翁?
很多人已經開始幻想著拆遷帶來的諸多美好,但仔細研措施之后就發現,這場看似熟悉的財經大戲,實際上和當年的劇本已經不一樣了。
01、又一次全國大拆遷!
3月份,部長倪虹在會議上表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要納入改造范圍,因地制宜實施改造。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p>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業強表示,中國城市中約有五分之一的住宅為老舊住宅,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約有22萬個,涉及居民近3900萬戶,面積約87.6億平方米。
而且,從各地的反饋來看,改造的推進速度已經在加快,而且這次改造和2015年的棚改貨幣化強刺激也有不同:
第一,資金三方共擔。
按照相關文件,老舊小區改造,資金需求要通過“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資金來源除了財政補助,社會資本介入,居民同樣也要承擔一部分改造費用,當然,各地對于老舊小區改造方面,居民出資的要求并不相同。
但是一個基本原則,如果改造涉及到加裝電梯以及和居民自己住房直接相關的改造項目,通常需要居民出資分擔。比如深圳老電梯換新,有的補貼高達15萬,每戶居民只要掏幾千塊,大大減輕了改造負擔。
第二,房票安置,
以前針對拆遷戶的安置方式,要么錢補,要么房補,要么“雙管齊下”。而現在,房票安置成為了主流,也就是拆遷戶只能憑房票購房,這樣就避免了大量資金補償導致的炒高房價。
同時也預示著,像10年前那種拆遷致富神話,即將終結。
02、這一次改造和10年前那一次,三大本質區別
1、改造目標不同
十年前,為了快速去化,大拆大建創造了無數富豪的同時,也制造了不少遠郊“鬼城”,現在的改造基本上都是以城市的中心為核心區,上次那種像郊區蔓延的情況,不會再有了。
2、資金邏輯不同
2015年是央行通過PSL投放3萬億基礎貨幣,大量熱錢涌入樓市,催生房價暴漲。現在采用專項債延長債務周期的方式,比如深圳某項目拆遷款補償延遲十年支付,熱錢直接關進"時間牢籠",避免對樓市造成沖擊。
3、補償方式不同
以前拆遷基本上都是錢補,拆遷戶拿著巨額的補償瘋狂涌入樓市買房囤房,推高了房價快速飆升。
現在的主流補償方式都是房票安置,雖然可以享受15%的溢價,但是必須在指定區域內買房,拆遷戶們的選擇空間被大大限制了。
而且,這種溢價補償看似多賺15%,實際上可能是開發商提價后的數字戲碼。比如去年鄭州就有這樣的現象,短期內用了大量房票買房,開發商坐地起價,可你不買又不行,畢竟指定的樓盤就那么幾個,拖的時間越長,可能就沒有好盤了,所以房票給的溢價又以這種形式還回去了。
03、重啟大拆遷的核心原因
1、產業結構優化。
這次拆遷不僅要向產業居住方面系統性升級,通過這些改造,城市的資產結構得到優化,全民的就業就會也將因此不斷增加,從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
2、定向且強效去化。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現在全國庫存總共接近7.6億㎡,到當前的自然去化速度,起碼要五年時間才能消化完。而現在,各地采取的房票安置,預計可以拉動2億㎡商品房銷售,意味著這個措施不僅可以定向且強效地去化,而且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活力。
總之,這一次拆遷不會再像十年前,推動拆遷戶暴富,而是采取房票代替現金,把拆遷款鎖定在樓市里面流動,一來解決了居民的安全問題,二來帶動產業發展,增加就業,真正實現讓拆遷惠及民生。
所以,普通人想要在這一場變革中,像過去那樣實現一夜暴富,已經沒什么太大希望了,與其繼續這個幻想,不如關注一下自家小區會不會改造,周邊配套會不會升級,怎樣才能在這一波改造升級中獲得紅利,來得更實在。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