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四月十七了,在傳統黃歷里,這天被稱作“危日”。其實這里的“危”并非“危險”之意,而是“居安思危”的警示,老祖宗借此提醒人們順應天時、謹慎行事。
老輩人說“危日宜備,有備無患”,四月十七這天,最該做的事就是“備”——提前做好準備,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可能。接近麥收時節,要提前檢修農機設備、整理糧倉、查看天氣預報,確保豐收的糧食能顆粒歸倉。對于職場人來說,不妨在這天梳理工作任務,提前規劃下周計劃,準備好重要會議的資料,做到胸有成竹。學生黨也可以整理書包、預習功課,為即將到來的學習任務做好鋪墊。
“危日莫涉險,平安勝萬金”,這里的“危險之事”,既指物理層面的高危行為,也指生活中的僥幸心理。極限運動就別去嘗試了,蹦極、攀巖這些,平常玩都有風險,在“危日”這天更得避開,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哪怕是平常很有把握的投資項目,這天也最好先觀望觀望,別急著出手,保住本金才是關鍵。
在“危日”這天,大家情緒更要穩定,和家人交流,語氣要溫和,多站在對方角度想想,互相理解;和同事討論工作,也要心平氣和,有理不在聲高,要是因為一時沖動吵起來,不僅破壞心情,還可能把關系鬧僵,以后工作都不好開展。話到嘴邊停一停,退一步海闊天空,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讓生活氛圍更加和諧融洽。
說完了“1要做,2不碰”,再來說說“吃3樣”。
餃子可是餐桌上的常客,它形狀像元寶,在四月十七“危日”這天吃餃子,寓意著招財進寶,把財富和好運都“包”進生活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搟面皮、調餡料、包餃子,歡聲笑語中,親情也愈發濃厚。
在四月十七這個特殊日子,煮上一鍋湯圓,一家人一起吃,寓意著家庭和睦、幸福美滿。一顆顆圓潤的湯圓,在鍋里翻滾,就像生活一樣熱氣騰騰。無論是芝麻餡、花生餡還是水果餡,每一口都是甜蜜的滋味。
俗話說:“四月十七餅卷福,好運連連擋不住。”薄面餅卷上時令菜,這叫“卷福”,把福氣都裹進日子里。可以準備黃瓜絲、豆芽、土豆絲、雞蛋餅等食材,根據自己的口味隨意搭配,營養又美味。
明日四月十七“危日”,這些“1要做,2不碰,吃3樣”的講究,或許沒有科學依據來證實其真實性,但遵循這些習俗,算是給生活增添一些儀式感,讓日子過得更有滋味。生活從來沒有絕對的“安全期”,唯有保持敬畏、謹慎行事、珍惜擁有,才能在風雨中穩得住腳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