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先鋒/素材,伊河生活/整理,部分故事情節虛構】
2008年年底,我突然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參加汶川地震搶險的戰友毛亞林,退
伍回到家鄉不久竟然病逝了。我探親回到家鄉,還和戰友特意去他的墓地祭拜,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我和王亞林是一個行政村的老鄉,我們在2007年10月參軍到四川一個裝甲旅當戰士,新兵下連后,我和他分到了一個連隊。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不久,我們旅接到命令火速趕往災區救災。
我們坐著軍車到映秀鎮沒有多久,橋梁被震塌,連長命令全體下車,危急關頭,連長帶隊跑在最前面,大個子二排長扛著鮮紅的旗幟緊跟在后面……
我們在經過塌了一半的橋梁后,就發現前面一個村莊大量房屋倒塌。
雖然和村莊還隔了一段距離,我們就聽到村莊里有人喊:“解放軍來了!解放軍來了!”有幾個人轉身對房屋下面壓著的人喊:“解放軍來了,爸爸你有救了……”
災情就是命令,全連干部戰士迅速分散開來,跑到倒塌的房屋旁邊,不敢用鐵鍬這樣的工具,直接用手搬壓在群眾身上的磚塊……
這時,我和王亞林及其他戰友,看到一塊大的樓板下面壓著老人和孩子,可是樓板太大,上面還壓著厚厚的磚石,我們把碎石小心翼翼清理干凈后,發現樓板太大太重,光靠我們幾個人和群眾根本弄不動,弄不好還會對埋在下面的群眾造成二次傷害。
有村民扛著粗的鋼筋和木棍,一群人費了好大的力氣,勉強抬起樓板,可不是不小心樓板滑動,直接壓到了下面的群眾身上,那一刻,我們和群眾都淚如雨下……
天黑了,我們累得筋疲力盡,坐在地上剛想吃身上帶的干糧,卻發現幾個衣服破爛、灰頭土臉的小孩圍著我看,我和王亞林索性把手中的面包和礦泉水都給了孩子們。
那一會兒,戰友們都和我一樣,把隨身帶的應急干糧,都交給了饑餓中的群眾。
炊事班燒好了飯菜,先讓身邊的老人、婦女和孩子吃,而我們自己只得隨便墊一點。
晚上視野不好,我們集中力量給沒有住所的群眾搭帳篷,清理帳篷外面的導流溝,那一晚,我們連隊的戰友躺在外面的草坡上度過了到災區的第一個夜晚。
第二天,更多的部隊包括機械陸續抵達現場,而我們連則往更深處的災區走去。出發前,連隊給我們配發了口罩。
越往里走,看到的地震越來越多的慘烈景象,我的淚流干了,心里暗暗下定決心,盡最大的努力減輕群眾的傷亡。
之后的兩天里,我和王亞林幾乎都沒有合眼,困了就靠在殘垣斷壁上迷瞪一會兒,在倒塌的房屋里刨老鄉的時候,我們的手套早已磨爛了,到了后來我們直接用手刨,結果兩只手多處被扎破,起身喘氣的時候,悄悄把流血的地方使勁按壓到衣服上……
到了5月16日的時候,指揮部命令我們連負責掩埋遇難群眾的遺體。地震已經過去了4天,天氣又濕熱,災區的氣味已經非常難聞,熏得我們吃不下飯。
然后,連長和指導員下命令必須吃飯,否則哪有力氣完成下來的任務。
等我們趕到掩埋場所時,挖掘機已經挖好了好幾個4、5米深的長長溝壕,我和王亞林一組,用戴著手套的手,輕輕撫平遇難群眾臉上的灰塵和泥土,擺正他們身上的衣服,然后放入深顏色的塑料袋里。
我們兩個人抬一個遇難者,遇到體重的三個人一起抬,抬到深溝邊上后,往溝里撒上石灰,然后把一具具遺體放入深坑內……
我知道,在出發前,王亞林已經感冒了,救援出發時,他卻誰也沒說,就和戰友
們一起乘車來到災區。
到達災區的第二天,王亞林就對我說,他的頭一直痛,有時也有點暈。我倆都以為是累的。為了不影響救援行動,他一直堅持著,后來抬遺體的時候,抬到中間他就說休息一下,過了一會兒我們才接著干。
那一天,從早到晚除了吃飯的時候,我們都沒有休息,遺體已經有味,必須盡快掩埋好遇難者的遺體,才能確保災區不發生疫情,因此,即便再苦再累,我們也在咬牙堅持。
至于我們抬了多少具遺體,沒有做過統計,不過,我們每抬一具,心里都默默期望遇難者入土為安……
而王亞林,他痛得厲害時,才找軍醫要一點藥。
那個時候,軍醫忙著照顧受傷群眾的救治,對于自己人生病這樣的小事,也沒大注意。而王亞林,也覺得自己大約是一般的頭痛腦熱和感冒之類的小病。
完成任務那天,雨越下越大,我們全連面對著幾個已埋入遇難者的大深坑,深深地鞠了三躬,向遇難者告別,然后在雨中撤離了災區……
返回駐地以后,連隊放假兩天,讓戰友們休息,恢復體力。
而王亞林回來以后,就到駐軍醫院去看病,但醫生一直沒有查出什么病,可王亞林總感覺渾身沒勁,頭時常隱隱作痛,提不起精神,還伴有想嘔吐的現象。
醫生給他開了點藥,他一直吃著。
而我在回到駐地兩個星期后,就被調到營部,漸漸地和王亞林的聯系就少了。
期間,王亞林曾到營部找過我兩次,我發覺他的精神狀態一直不好,我也不知道
該如何安慰他,只得勸他沒事多喝點開水,難受的時候就找醫生。
轉眼間到了老兵退伍的時候,沒想到病怏怏的王亞林主動提出退伍。
退伍戰友離隊那天,我回到老連隊送別戰友。
那天,我把王亞林的行李箱送到了送站的卡車上,之后,陪著他坐上了大巴車……他進站前還轉身向我揮了揮手,只是那時我沒想到,此次分別竟然和他是訣別!
我在營部日復一日進行著例行性工作,由于平時的雜事比較多,我也沒和回到家鄉的王亞林聯系過。
可是,令我驚訝的是,到了年底我竟然聽到了他病逝的消息,連隊許多戰友都不相信這是真的。
得到消息后,我一整天沒有說話。沒想到人的生命如此脆弱,一個原本風華正茂的小伙子,竟然會被一個不起眼的小病奪去生命。
2009年我探親回到家鄉,和其他戰友相約,來到王亞林的墓地,這才發現他的墓碑是部隊給立的,碑文上寫著:“汶川地震中染病因公犧牲”的字樣。
此時我才戰友那里得知,王亞林病逝后,他的家人找地方政府反映情況,地方上說這事不歸他們管,剛退伍不久的戰士,應該找部隊。
后來,他們一家找到部隊,可部隊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做出了不符合烈士條件的認定。
但畢竟逝者剛退伍不久,也不能排除王亞林在汶川大地震救災中染病、加重病情
的可能性,因此,部隊出于道義和情義給他立了這樣的碑文,還給他們家一點慰問性的補助。
他沒有成為烈士,但他做了一名軍人應該做的事情,一樣值得尊敬!
在執行任務面前,沒有一個軍人會退縮,哪怕自身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
因為,在每一個戰士的心中,人民子弟兵的稱呼至高無上!
【素材來源于提供者。根據真實事件和人物采寫,部分情節有虛構,圖片源自網絡,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