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動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5月13日,上海財經大學召開“上財文庫”首批成果發(fā)布會暨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研討會。上海市社聯(lián)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為松,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靳玉英等出席會議。
據介紹,“上財文庫”由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擔任主編。該叢書旨在促進學術知識的積淀和傳承,推出一批具有中國特色和上財風格的學術著作,初步探索一條富有經管學科特色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建構道路。目前,已有20部學術著作納入“上財文庫”,其中15本已正式出版,5本進入出版程序。首批成果主要圍繞以下三方面主題展開:一是聚焦習近平經濟思想內涵,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有資本、民營經濟等方面開展研究。二是深入開展經管及文法理工學科特色研究,圍繞數(shù)字經濟、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稅收理論以及政策等方面進行研究。三是圍繞國貿產經、金融、財政投資、數(shù)量經濟、區(qū)域經濟、勞動經濟等一流學科建設重點內容開展研究。
王為松在致辭中表示,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應從三方面加以把握: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牢學術方向。二是堅持為人民做學問,彰顯時代擔當。上海社科界應發(fā)揚“經世致用”的學術傳統(tǒng),做到批判性與建設性相統(tǒng)一,讓理論研究真正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貢獻智慧力量。三是推進“三大體系”協(xié)同建設,提升學術原創(chuàng)能力。應在學科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把學術體系建設作為主干,將話語體系建設作為重要標志,三位一體協(xié)同推進。加強跨學科交叉融合,打造多學科協(xié)同創(chuàng)新平臺,培養(yǎng)造就高水平學術隊伍,為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靳玉英指出,近年來,上海財經大學充分挖掘歷史積淀,有計劃、有組織、成體系推進自主知識體系創(chuàng)新工程。一是推動黨的重大理論研究闡釋。加快建設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院等研究高地和傳播基地,在全國高校率先推進習近平經濟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并開設習近平經濟思想奉賢講習所。二是以“上財文庫”“上財報告”“上財手冊”等品牌為載體打造上財學派,積極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三是推進學術話語體系建設,強化“上財論壇”“上財觀點”等學術品牌矩陣建設,探索海外聯(lián)合研究院工作,持續(xù)發(fā)出經濟研究領域的“上財聲音”。四是打造財經教育大模型,著力以集成化智能化方式推進財經教育和社會服務。
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會長、上海財經大學資深教授張雄認為,學校應通過引進領軍人才、培育學術梯隊、強化學派意識、賡續(xù)學術傳統(tǒng)等路徑,系統(tǒng)推進構建具有上財風格和中國特色的自主知識體系。上海財經大學資深教授魯品越認為,在推進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處理好個人與國家、中國與世界、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上海財經大學資深教授馬艷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應遵循繼承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借鑒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國情與世情相聯(lián)系等根本原則。
本次會議由上海財經大學科研處、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承辦。
原標題:《“上財文庫”首批成果發(fā)布,20部入選著作聚焦三大主題》
題圖來源:王珍 攝 編輯郵箱:shhgcsxh@163.com
文內圖由上海財經大學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王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