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李連杰主演的電影《霍元甲》一經上映,就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此前,霍元甲的故事只是在民間流傳,大部分人對其并不了解,但電影的出現,不僅讓更多人了解了霍元甲,還讓人們了解到了那個年代中國尷尬處境。
在電影中,最讓觀眾感到振奮人心的自然是霍元甲打敗西洋大力士的片段,最令觀眾傷心的自然是霍元甲因喝下日本人毒茶的畫面。
但其實,由于藝術需要,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電影制作人通過傳說虛構出來的。電影上映后,霍家后人就對影片內一些虛構的情節進行了說明。
首先是霍元甲的出身,他并非出生在富貴人家,其父霍恩第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收成只夠一家人吃喝。
不過,霍恩第確實有些拳腳,他經常教習子侄練武,但唯獨不教霍元甲,反倒叫他種地。原來,霍元甲自幼體質瘦弱,霍恩第怕他練武不成,反而壞了霍家拳的名聲。
然而,霍元甲怎肯乖乖聽話,趁父親不注意,他總是偷偷練武。就這樣,他不僅習得了武術的精髓,還強身健體,愈加健壯起來。
霍元甲真正出名是在認識好友農勁蓀后。那時,他到天津謀生,不想因正義之心惹下了當地混混,就在他無法立足之際,農勁蓀請他到自己的藥棧幫忙。
農勁蓀是南方人,青年時期曾留學日本,頗有學識,重要的是他愛好武術,非常崇拜武林豪杰。在機緣巧合下,農勁蓀聽說了霍元甲的事情,認為他擁有俠肝義膽,十分欣賞,便收留了他。
藥棧顧名思義就是藥材的中轉站,大批藥材從水路運來,在南運河北大關碼頭卸貨,搬運進藥棧后,再轉賣給天津各中藥店。但成捆的藥材非常重,需要大力氣才能搬得動。
農勁蓀的藥棧中曾有一個“力霸王”,是所有伙計中力氣最大的,因此深受藥棧的重用。可惜此人居高自傲,漸漸迷失了自我。
習武之人與生俱來就有強大的力氣,霍元甲也是如此。因此霍元甲的出現危及了“力霸王”的地位,“力霸王”開始各種找茬,想要擠走霍元甲,但都被他一一破解。
最后,“力霸王”羞憤辭職,霍元甲成了力氣最大的人,名氣也從此打響。
讓霍元甲名氣變得更加旺盛的是他“打敗”西洋大力士的傳說。
就像電影中描述的那樣,傳說霍元甲曾“打敗”過號稱“從無敗績”的外國大力士。但據霍家后人講,真實的歷史是霍元甲只是嚇跑西洋大力士。
當時,霍元甲因功夫好、愛打抱不平,已經有了很高的名氣。有個俄國大力士來到天津衛擺擂臺比武,口口聲聲稱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消息傳到了霍元甲耳中,他決定前去比武。
然而,這位俄國大力士只有力氣沒有膽氣,他聽說霍元甲是當地有名的武師,心里虛得不行,等到比武那天,他竟直接跪地求饒,說:“我只是混口飯吃。”
霍元甲聽后也不為難,只要求對方登報道歉,結果此人當晚就夾著尾巴逃走了。
霍元甲第二次嚇跑西洋大力士是在上海期間。那是1909年,因國力衰弱,外國人給中國人起了一個極具侮辱的外號——“東亞病夫”。這使得一些西方武術家和大力士也跟著起哄,來華進行侮辱。
一位來自英國的大力士在上海擺擂臺,向中國民眾發起挑戰,還放出“打遍天下無敵手,專收中國大力士”的狂妄之言。
事情很快就傳到了霍元甲的耳中,他非常氣憤,簡單收拾行李后就來到了上海,向英國大力士發出了比武挑戰。可是等到比賽當天,英國大力士卻不見了蹤影,據知情人透露,這個“紙老虎”已經連夜逃走了。
霍元甲不戰而勝的消息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中國,上海民眾紛紛涌到街上歡呼,稱贊霍元甲的勇氣。
此事對霍元甲的影響很大,在農勁蓀的幫助下,他成立了精武會,為宣傳中華武術作出了巨大貢獻。
之后精武會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拜師,其中霍元甲最出名的弟子是劉振聲、張文達和邊云山。
說到張文達,還有一件鮮為人知的事情。有一段時間,到精武會比武的人很少,甚至有一段時間無人“踢館”,因此人們的意見越來越大。
為了滿足人們觀看比賽的欲望,霍元甲決定讓人冒充比武者。五大三粗的張文達就成了最佳人選,他假裝成山東武師上臺比武,然后再由精武會其他弟子打敗。所以至今人們都戲稱張文達是山東張。
電影中霍元甲一人挑戰四國大力士的情節雖然是虛構的,但霍元甲敢與外國列強抗爭的精神卻是真的,這也是他深受國人尊敬的原因。
可惜的是,霍元甲英年早逝,霍家武功也因此無法得到傳承。
電影中,霍元甲在對戰日本人田中安野時,被對方在水中下了劇毒,最終敗北吐血而亡。 事實上,霍元甲確實是被日本人害死的,但不是在比賽的時候。
據霍家后人講,當時日本柔道隊在得知霍元甲在上海嚇退西洋大力士并成立精武會后,很不服氣,專門挑選了十幾名隊員來上海與霍元甲比武。
結果毫不意外,日本柔道隊大敗而歸,隊長的胳膊也被霍元甲打折。見比武沒有任何勝算,日本柔道隊就想到了陰招,那就是毒害霍元甲。
他們拿出以武會友的借口宴請霍元甲,使他放松警惕。霍元甲準時赴約,期間與日本柔道隊有說有笑,氣氛融洽,但不知,對方已經有了殺心。
日本柔道隊隊長發現,霍元甲患有咳血癥,便主動推薦日本醫生秋野為其治病。霍元甲完全沒有懷疑日本人的用意,全然接受了秋野的治療。誰知一個月過后,他的病非但沒有好轉,還持續惡化,經醫院化驗才知,他所吃的藥中摻有慢性爛肺藥。
可惜霍元甲發現得實在太晚,不久他便撒手人寰,留下妻子獨自照顧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因孩子們都非常年幼,霍家武術也沒能很好地傳承下去。
霍元甲去世后,他的遺體安葬在了上海,一年后徒弟劉振聲協助其次子霍東閣,將靈柩運回了天津老家,入霍家祖墳。
10年后,孫中山從農勁蓀的口中得知了霍元甲的事跡,他被其精神所感動,于是為其武館題字,以悼念這位中國武術的前驅。
至于霍家子孫,霍元甲的長子霍東章一直沒有離開家鄉,繼承了種地的家業;次子霍東閣從小熱愛武藝,堅決到上海精武會任教,后來又到東南亞開辦分會,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長女霍冰茹是兄弟姐妹中命運最坎坷的,她19歲嫁到李家,兩年后丈夫失蹤,兒子好不容易長大成人卻吐血而亡,她自己也哭瞎了雙眼。
更令人遺憾的是,霍家武術大多都已失傳,流傳在世的武術也都五花八門。
霍家唯一“以武為生”的后代其實只有霍元甲玄孫女霍靜虹,在一個財經學院當武術老師。但據霍靜虹本人說,她的教學內容和霍元甲主張的東西沒有太大聯系,而且很多時候,她并不想生活在祖上的光環之下。
最后霍靜虹說:“雖然霍家武術沒能很好地傳承下去,但我想,作為后人,能夠傳承的也就是一種精神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