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5月13日電 (記者 徐珊珊)在國際博物館日即將來臨之際,記者13日從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江蘇今年聯動全省362家博物館推出171個主題展覽、409項教育研學活動、107場“六進”活動及79個文創市集,構建起近千場線上線下融合的文化活動矩陣。
航拍夜色中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當天,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物局、揚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揚州市文物局承辦的2025國際博物館日江蘇主會場活動暨“博物知旅”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舉行。
圍繞國際博物館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主題,江蘇采取線上線下融合、省市一體聯動的方式,策劃了啟動儀式、平行分享會、“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文創市集和“夜游運博·千年流光”等系列活動,同時聯動全省各地推出系列活動,吸引游客走進博物館,開啟“博物之旅”。
數字技術正在深刻改變博物館傳統的供需模式和運行方式,推動博物館與科技有機融合。啟動儀式上,南京博物院和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VR大空間沉浸式數字展覽、《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沉浸式展覽精彩亮相,以數字科技賦能,更好展現江蘇文物之美。
2024年9月,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物局聯合相關部門制定出臺《推動省直博物館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開展教育研學、開發文創產品、打造夜游項目,市民游客熱情參與其中,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兼省文物局局長拾峰介紹,過去一年來,江蘇創新實踐,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扎實推進博物館展陳提升工程,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面向廣大青少年持續開展“博物知旅”主題活動,同時注重數字科技賦能,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博物館的廣泛應用。江蘇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教育普及、科研創新等方面的作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