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談判成果出來了,這對國內房地產市場而言,恰似一場“及時雨”。
之前關稅戰的陰云,搞得外資信心那是七上八下,再加上4月樓市數據呈現出“量價齊穩但熱度分化”的局面,好多購房者都選擇先觀望,暫緩置業計劃。
但現在不一樣了,關稅壓力短期內得到緩解,5月初國新辦又有“降準降息”等金融政策落地,房地產市場預期正悄悄發生變化。
關稅戰影響房地產市場
咱們先來說說這關稅戰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關稅戰一打起來,出口行業就受到沖擊。
而出口行業跟房地產市場購買力那可是緊密相關的。
每1%的出口增速下滑,就能拖累GDP增長0.3%,這GDP一受影響,居民收入和消費信心就被削弱了,買房的需求自然也就被抑制住了。
就拿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外貿依賴型地區來說,就業要是出現波動,房貸違約風險都可能上升。
比如說蘇州,對美出口占比20.5%,要是外貿訂單銳減,土地流拍風險就會上升,房價說不定就得長期陰跌。
政策利好頻出
不過現在日內瓦談判有了成果,關稅壓力緩解,這對房地產市場來說是個好消息。
再加上5月初國新辦的“降準降息”政策,這就像是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央行降準0.5%,就能釋放萬億資金,房貸利率說不定能降到2.5%,月供成本能減少20%,這對剛需購房者來說,吸引力可太大了。
而且,財政赤字率設定為4%,國家隊注資房企等措施,也能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讓房地產市場更穩定。
不僅如此,地方層面也有大動作。
廣東省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各地“取消或調整房地產限制性措施”。
這一下,深圳可就成了焦點,作為省內唯一限購城市,深圳是否跟進松綁備受關注。
你看廣州,去年就全面取消限購了,效果立竿見影。
9月29日廣州宣布全面取消限購后,新房及二手房市場成交大幅上漲。9月30日至10月27日期間,廣州市新建商品住宅網簽8994套,網簽面積95.8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44.3%。二手房方面,整個10月份成交量再次突破萬套。
再看上海,高端豪宅市場那叫一個火爆。
像嘉里建設的金陵華庭,距離外灘僅約260米,均價18.9萬元/平方米,158套豪宅開盤3小時便售罄,共計攬金92.34億元。還有徐匯區的“綠城潮鳴東方”,120套房源一日售罄,總房款高達69.88億元。上海的這些豪宅項目,充分顯示出市場對優質房產的強勁需求。
深圳樓市何去何從
對比廣州和上海,深圳的情況也值得琢磨。
深圳這幾年一直在“擠泡沫”,如今周期已近尾聲,重啟市場化周期的呼聲越來越高。
之前深圳為了穩定樓市,出臺了不少調控政策,現在隨著市場環境變化,是時候重新審視這些政策了。
如果深圳跟進松綁限購,市場預期可能會發生更大變化。
一方面,可能會吸引更多購房者入場,尤其是改善型需求和投資型需求。另一方面,也能緩解房企的資金壓力,促進房地產市場的良性循環。
其實,房地產市場就像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關稅戰、金融政策、地方舉措,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共同影響著市場的走向。
對于購房者來說,現在市場有了新變化,是該抓住機會,還是繼續觀望,得好好掂量掂量。對于房企來說,也要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自己的戰略,提供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日內瓦談判成果給國內房地產市場帶來了新的契機,深圳樓市是否會迎來新的局面,我們拭目以待。
但不管市場怎么變,房子始終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點不會改變。相信在政策的引導下,房地產市場會朝著更加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
作者:言叔,資深財經評論員,堅信 “認知才是最大的不動產”。關注我,用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