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院城小區新增車棚
小區車棚安裝自動滅火球
入夏后,騎行電動自行車的人多了。在使用中,推車進樓、電瓶入戶、飛線充電等“任性”行為會帶來安全隱患,甚至引發火災。連日來記者采訪發現,一些社區、物業聯手,采取疏堵結合、標本兼治的方式,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防患于未然,取得了明顯效果。
1 配足充電樁
十二院城小區共有28棟高層、10棟低層住宅樓,居民超過1萬人。此前,常有居民拎著電瓶回家、飛線充電等現象。多次勸說,也無法杜絕。網格員王瑞與同事摸底發現,充電設備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
為從根源解決問題,十二院城社區聯合物業,又新建了13處車棚及停車區,并增設充電樁。加上原有設備,可同時滿足2000余輛電動自行車的停放,以及近900輛車充電。另外,更換了充電樁廠家,充滿自動斷電,便捷還安全。
在金陽南路1號院,也存在同樣情況。負責該小區的御德苑社區網格員張睿玲多次入戶,收集居民意見:原有車棚小,停車及充電難,常有人因爭搶位置發生糾紛。
可是,院里空間有限,無法再增設車棚。社區與物業反復商量,決定讓車棚“長高”,打造雙層的車棚。找人設計、施工,用鋼架搭起框架,加蓋頂棚,并設置了緩坡通道,車棚面積翻倍。
實行這些措施后,居民明顯感覺停車、充電方便了,在社區、物業的引導下,不文明停車行為越來越少。
2 阻止進樓道
電動自行車進樓道、入電梯,一旦失火,后果很嚴重。一些社區,對此加強監管和勸導。
萬科紫郡小區,有8棟樓、22個單元,住戶2600人。紡織街社區聯合萬科物業持續開展整治行動,將電動自行車擋在樓道外。每一部電梯都裝有智能識別系統,車子一旦進入,會播報語音提示,電梯停止運行。與此同時,物業人員在后臺看到后,會配合網格員到現場處置。
同樣,東昇佳園小區此前也存在車子進樓道的情況。為有效根治,東社社區在單元樓門口加裝了圍欄,車子無法通過。考慮到坐輪椅居民的出行需求,社區為其配發了鑰匙,可開啟部分圍欄。另外,網格員孟雅潔與熱心居民一起制作了“電動車禁止上樓”的條幅,懸掛在各單元樓門口,加大宣傳力度。
從近段時間來看,這些小區環境明顯改善,樓道里空蕩蕩,看不到亂停的車子,居民也養成了停車入棚的好習慣。
3 用上新裝備
車輛的電瓶、線路老化,容易引發火災。而且,一輛車失火,很可能殃及周圍。為此,一些社區在原有滅火器的基礎上,給停車棚添置了滅火球、防火板、火鉤等裝備,可有效減少損失。
光華街59號院,隨著入住率攀升,停放的車子越來越多。新城社區網格員孫潔在走訪中,多次聽到居民提及:如果失火,車棚沒人或者不會用滅火器,豈不任由火勢蔓延?社區對此很重視,當即與物業溝通,給3個車棚的頂部安裝了50個滅火球。遇到明火,可自動觸發滅火,無需人為操作。
金陽路16號院,一到晚上,車棚里也停滿了車。此前,有居民擔心,如果起火,很可能“一燒一大片”。御德苑社區書記劉艷艷找到物業負責人,經多方調研,給車棚安裝了滅火球,并增設了防火隔板。
永樂苑社區,給所管轄小區的車棚里,配備了火鉤。一旦起火,可利用滅火器壓制火勢,然后用火鉤將燃燒的車子拖拽出來,避免“連累”其他車輛。
這些防火新裝備,給居民吃了定心丸。居民張大爺稱贊:“想得很周到,這下放心了。”
4 巡查除隱患
“陳阿姨,飛線充電很危險,快收回去!”巡查中,網格員潘曉艷見到5樓垂下的充電線,趕忙勸阻,并再三強調了危害。東社社區的網格員與物業人員組成巡查隊,以柔性勸導與剛性管理相結合的方式,規范電動自行車充電行為。
首次發現,社區會讓居民簽下拒絕飛線充電承諾書。屢勸不改,將暫扣充電器,待其意識到問題后可領回。
在河南四巷小區,有一支朝陽街社區牽頭成立的消防安全勸導隊,包括社區、物業的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他們在早中晚3個時段,重點對10個單元樓的樓道口、綠化帶等區域實施巡查,勸阻飛線充電。
藍山社區對小區的停車棚劃分了黨員責任區,動員居民黨員在下班后或遛彎時,主動留意安全隱患,給其他居民帶個頭。幾個月下來,有不少人養成了“隱患隨手拍,問題及時報”的習慣。
在多方協同發力下,消除了安全隱患,居民心里也踏實了,為社區安全筑起了堅實屏障。記者 李濤 文/攝
來源:太原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