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標星的朋友們有時可能會錯過【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歡迎新老朋友給【通航圈】點個星標,以便及時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錯過更多精彩*
加星標方法:戳關注,右上菜單欄“···”鍵,設為星標
據聯合國新聞中心5月13日消息, 國際民航組織認定俄羅斯對馬航MH17航班墜毀事件負責。
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認定,俄羅斯應對2014年7月17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在烏克蘭東部墜毀事件負責,該事故導致機上298人全部遇難。
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周一表決通過決議,認定俄羅斯未能履行國際航空法規定的義務,即"不得對飛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器"。
此案由荷蘭與澳大利亞聯合提交審理。國際民航組織表示,這是該組織歷史上首次根據爭端解決機制,就成員國間爭議事項作出實質性裁決。
飛躍戰區的航班
MH17航班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途中,在烏克蘭東部上空被擊落,當時該地區正爆發親俄武裝人員與烏克蘭政府軍的軍事沖突。
機上283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遇難者來自17個國家,其中包括196名荷蘭公民、43名馬來西亞公民以及38名澳大利亞公民或居民。
國際民航組織負責制定并實施全球航空戰略與技術標準,其理事會為該組織的決策機構。空難發生后數周內,該機構專門成立了"沖突地區民航安全特別工作組"。
2014年8月,荷蘭聯合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比利時及烏克蘭組成國際聯合調查小組。調查證實,MH17航班是被一枚從"山毛櫸"導彈系統發射的導彈擊落,該發射裝置由俄羅斯運入烏克蘭東部親俄武裝控制區的一處農田。
2022年11月,荷蘭法院裁定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烏克蘭人犯有謀殺罪,三人缺席審判獲終身監禁,另一名俄羅斯人被告無罪釋放。
2014年馬航空難同年,荷蘭與澳大利亞就此事件向國際民航組織提起訴訟,指控的核心是: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使用地對空導彈擊落民航客機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民用航空公約》。
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新浪網。
免責聲明:本文及本公眾號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交流探討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公眾號作者也不負有更新以往文章觀點之責任,一切以最新文章為準。用戶根據本文及本公眾號任何其他觀點進行投資,須風險自擔,責任自負。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部分圖文源于網絡,僅用于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通航圈:一個行業的跌宕起伏
歡迎通航圈內企業約稿、圈內人士投稿
郵箱:publicvoice@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