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鹽城在上海舉辦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合作懇談會。在“五一”假期前,鹽城(上海)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懇談會在滬舉行。如此頻繁的“走動”,恰恰是近年來鹽城與上海“越走越近”的縮影。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鹽城,發現這里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上海印記”——除了大豐上海農場這個上海市域外最大的農場,近年來,在大豐的這塊“飛地”上,還拔節生長出滬蘇首個省級合作共建園區——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
就連將大豐城區與鹽城大豐站的距離縮短至10分鐘車程的“滬豐大道”,與上海也有淵源:當地曾向社會征集大豐高鐵連接線的道路名稱,最終“滬豐大道”以近40%的得票率中選。
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鹽城明確提出“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隨后鹽城成為長三角中心區27個城市之一。去年,上海大都市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擴容,鹽城成功躋身上海大都市圈城市。
鹽城與上海的親近,源于上海在大豐的“飛地”,但合作空間遠遠不止于此。幾年前,鹽城就曾提出基于“飛地”,建設北上海“飛地經濟”示范區。如今的鹽城,正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更加主動服務和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同時這座城市也有了新定位,即努力打造長三角產業發展新空間、保障保供大基地、生態休閑大花園。
主動融入
鹽城擁有長三角最大可開發產業用地儲備的土地,可以承接上海產業轉移和項目拓展。鹽城發改委長三角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濱海港零碳產業園建設了全國首家LNG冷能交換中心,正不斷深度挖掘LNG深冷、中冷、淺冷資源。比如濱海正在建設海洋智算中心,未來將可綜合利用綠電、LNG冷能等,不僅實現綠電可溯源,還將利用LNG氣化過程帶來的豐富冷能為算力設備降溫。
早在2010年,上海電氣便在鹽城東臺設立了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東臺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風電設備的研發制造。如今,上海電氣進一步加碼鹽城,在濱海落地新基地,負責葉片測試、生產等環節。
“以前看著嘉興等鄰滬地區的區位優勢很羨慕,現在鹽城也迎來了新的機會。”鹽城發改委長三角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交通問題的解決,鹽城與上海的距離越來越近,正不斷探索新的聯動機制,比如鹽城未來還可以與上海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車合作出口等方面的機制。再比如,鹽城正積極開展“海上能源島”示范,未來將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綠色能源保供基地。目前,鹽城正著力推動南下融入長三角,深化產業項目、科技創新、理念制度等全方位接軌,建設長三角北翼先進制造業高地。
主動融入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鹽城已取得一定成效。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鹽城全市新開工長三角地區億元以上項目1508個,占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的73.2%。尤其在臨港、光明、上海電氣等龍頭企業帶動下,目前鹽城已吸引600多家上海企業在此落地發展。另一項統計顯示,鹽城三分之一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上海企業有合作關系。
同頻共振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關鍵在產業協同。今年2月,鹽城主要領導赴上海考察交流,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其間,不僅對接了鹽城港與上海港合作、長三角(東臺)康養基地等相關合作事項,還與光明集團、臨港集團等就園區共建、產業協同等方面達成新共識,以此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力。
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是“臨港產業聯動集聚區”品牌的先行區。多年來,位于上海農場內的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堅持“去圍墻、去邊界”的工作格局,積極謀求集聚區與當地發展的同頻共振。正泰新能鹽城基地是由江蘇、浙江、上海三省市合作在江蘇投資的首個制造業項目,于2021年2月建成投產,并于2023年完成零碳工廠認證,同時也是TüV萊茵在光伏行業認證的全球首家零碳工廠。去年全年,該基地開票銷售93.5億元,稅收超9400萬元。
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黨政辦副主任楊進東表示,上海臨港的品牌吸引了正泰等大項目,園區就要留得住、服務好。對于園區提供的服務,正泰新能鹽城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集聚區提供了快速審批通道等服務,助力正泰新能鹽城基地項目快速落地,一期、二期分別實現1年投產、9個月滿產的高效進程。
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還是“域外上海”的政策高地。楊進東介紹,這里的人才不僅可以享受江蘇相關的人才政策支持和獎勵,同時也適用上海的人才引進政策,即滿足條件的人才可以落戶上海。
在合作園區方面,鹽城一直在探索構建特色鮮明的合作園區體系。目前,鹽城與長三角地區合作共建園區達14家,其中滬鹽合作園區11家,占上海對外合作園區的三分之一,實現縣域全覆蓋。
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建設以大框架形式被列入《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此外,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是鹽城對接長三角城市群的主陣地,范圍涵蓋亭湖、大豐、鹽南高新區部分區域和四大合作園區,目前正打造長三角的產業轉移、創新轉化、功能拓展空間。
原標題:《鹽城與上海為何“越走越近”?》
欄目主編:陳抒怡 文字編輯:陳抒怡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任俊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