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精神是勇往直前,是百折不撓,更是融入血脈的信仰力量。”站在大渡河畔,安順場鎮的濤聲依舊,仿佛與90年前紅軍戰士的吶喊遙相呼應。5月13日,“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走進雅安市石棉縣,在這片被紅色基因浸潤的土地上,感受代代相傳的奮進力量。
“父親常說,所有的功績都屬于革命事業,自己只是一名幸存的老戰士。”石棉縣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內,紅軍李聚奎之子李生雨回憶道。他說,紅軍精神如同一盞明燈,始終指引著自己的人生道路,這種不畏艱難、信念堅定的精神應當代代傳承下去。
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運用VR技術還原了1935年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歷史場景,生動展現了17名勇士在槍林彈雨中奮勇渡河的英勇事跡。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觀眾得以更直觀地了解這段革命歷史。
近年來,石棉縣充分發揮當地紅色文化資源優勢,開發了紅色研學線路和精品課程,吸引了省內多所中小學校前來開展研學活動,幫助青少年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我們的長征就是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石棉縣七一中學學生表示紅軍精神激勵著他們在學習道路上不斷奮進。七一中學教師王明海表示,石棉縣開展了系列弘揚長征精神的讀書宣講活動,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責任。
紅軍精神不僅指引著教育發展,更成為當地企業創新突破的動力源泉。“紅軍堅持不懈的精神,就是我們企業突破技術困難的動力,也是每個企業人的榜樣!”在石棉縣小水工業園區,四川億欣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技術副總經理李林富說到,紅軍敢為人先的精神激勵著企業不斷突破創新,通過新質生產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這家成立于2013年的企業,憑借其在功能性碳酸鈣復合粉體新材料領域的深耕細作,不僅成為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等多個榮譽的獲得者,更在2024年獲得了雅安市第二屆質量獎。
從大渡河畔的紅色記憶到校園課堂的思政教育,從企業的創新發展到青少年的成長成才,紅軍精神在石棉這片熱土上煥發著新的時代光芒。通過持續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石棉縣正將革命先輩的精神財富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