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海關沒收的735個玲娜貝兒起拍價3萬,一句“里面有稀有綠色貝兒”,直接讓拍賣價飆升到了28萬的天價。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Z世代流行的“小玩具”價格堪比黃金,有的是一只穿著精致的棉花娃娃,有的是一個巴掌大小的掛件,還有的,是一張明星卡片。
是的,你沒聽錯,一張紙質的、印著明星照片的,卡片。
所謂“明星小卡”就是在購買實體專輯或參與某些活動時附贈的印有明星照片的紙質卡片,這些卡片又根據它們的屬性被分為了專輯卡、特典卡、打歌卡、周邊卡等等。
可以說,你的愛豆不一定出圈,但你愛豆的“天價小卡”一定出圈。
那么這樣一張張僅有巴掌大小的小卡片,究竟是怎樣一次又一次被炒出天價,成為了現在Z世代的“硬通貨”呢?
小卡起源于韓國,人氣女團少女時代的專輯《Oh!》中第一次出現了印有組合成員自拍照的小卡,此后各個組合紛紛效仿,正式開啟了小卡時代,并在國內普及開來。
小卡本身是非賣品,是專輯中附贈的眾多周邊之一,但由于通過專輯外觀并不能判斷出對應小卡的樣式,所以一些粉絲為了拆到自擔的卡,就會接連購買十幾張專輯,購買體驗和拆盲盒有點像。
而一些怎么也拆不出自擔的倒霉粉絲,就只能變換戰術,從別人手中買下自己心儀的卡片。
就這樣,一個以小卡為交易對象的“卡圈”誕生了。
粉絲們強烈的購買欲望讓小卡水靈靈地成為了飯圈內部的“社交貨幣”,并且以越來越高的價格頻繁登上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單,進入了公眾視野。
這時候該有人問了:一張小卡到底能賣多少錢?
正常來說,百元以內都是追星女孩們可以接受的價格。比如韓國男團SEVENTEEN中部分成員的小卡,出售價格在8-40元不等。
稍微貴一些的卡可能會被賣出幾百元的價格,但還不能算是天價。比如歌手王嘉爾的小卡價值100元,演員迪麗熱巴參加綜藝節目時的小卡則是直接飆升到了900元。
價格突破四位數后,這張卡就能勉強夠得上天價小卡的門檻了。比如韓國女團IVE成員金秋天這張價值3600元的小卡,已經讓很多粉絲力不從心。
而真真正正名副其實的天價小卡,價格是能破萬的。
一位中國男粉曬出了他買下一張韓國女團BLACKPINK成員ROSé樸彩英的小卡的付款界面,金額已經高達一萬多塊錢!
△來源:抖音@
了解后才知道,這張卡是全球僅有30張的限量小卡。對于這些珍稀卡面,相信有不少粉絲都經歷過“手慢無”的痛苦折磨。
要想買到這樣珍稀的卡,不僅下單時要眼疾手快,出價也不能吝嗇,畢竟“價高者得”也是交易中默認的規則之一。
得到這些卡的難度簡直和演唱會搶票相當,不愧是一生要“搶”的追星人!
總之,不管“上刀山”還是“下火海”,我擔的卡必須拿在我手里!
其實,并不是每張小卡都能賣出天價。有這幾類特點的小卡才能成為搶手的香餑餑。
第一,人氣成員的小卡。代表人物:韓國女團IVE成員張元英。
在一個偶像團體中,人氣Top成員的粉絲體量更大,需求量變多的同時也更容易產生超級有錢的“神壕”粉絲,炒著炒著就讓卡價進入了Next Level。
還有上面提到的ROSé家超有實力的這位男粉,同一卡面已經花了一萬多買了5張,竟然還想再收4張!
△來源:抖音@
粉絲有這樣實力,我毫不懷疑就算再加一個0也有人愿意買。
第二,人物妝造絕美的小卡。代表人物:韓國女團Red Velvet成員裴珠泫。
漂亮的臉蛋再配上仙氣的服裝和絕美的妝造,殺傷力真是成倍增長,畢竟誰會不愛精心打扮后的帥哥美女呢~
△來源:小紅書@NAMANANA
曬卡的帖子下全是對自家姐姐神顏的嘶哈嘶哈~
第三,發售量稀少的限量卡。代表人物:韓國女團BLACKPINK成員金珍妮。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限量發售的小卡大多數都是不接受議價的,畢竟全世界就這么幾張正版的,想要擁有還是得出點血。
韓國女團(G)I-DLE也推出過類似的限量小卡,全球限量15套,每張卡能賣出一兩千的價格。
△來源:小紅書@麵麵俱到
全球僅一的小卡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大多數都是帶有愛豆親簽或者其他特殊記號,才讓這些卡變成了獨一無二的特殊存在。
這些卡的原主基本不會拿出來售賣,只有一些漸漸淡圈的前粉絲才會出卡,價格也都不會低于四位數。
△來源:小紅書@小兔啵啵奶
第四,古早但保存完好的絕版卡。代表人物:韓國男團EXO成員金鐘仁。
總有一些入坑晚的粉絲會感嘆:“現在的我還是最好的我,但愛豆已經不是當初意氣風發的少年了”,沒關系,古早絕版小卡上你擔的臉永遠完美。
有博主做過韓娛周邊保值測評,其中對于小卡的定位是:“極大多數專輯的小卡不值錢,貴卡一般就是量少的卡,如果卡面好看,都比較保值。”
如果你是運氣很好的歐皇選手,能在買專輯時直接抽中未公開拍立得或者很貴的銷量卡,就能直接賺一大筆。
△來源:小紅書@莓莓大帝
對于很多追星女來說,一有閑錢就會亂花,所以買小卡其實是最有效的攢錢方式。
△來源:小紅書@貓貓醬
其實收卡和炒股有點類似,大部分卡價都處于過山車式的隨即漲跌過程中,但依然存在一定規律,也和明星的人氣變化直接相關。
△來源:小紅書@zzillos
一位粉絲曬出了她的卡冊中一部分小卡的進價和現價,最高的價格能6倍!
500%的利率瞬間秒殺一切理財產品。
除此之外,一張小卡的價格與卡片保存的完好度也直接相關。如果卡片有劃痕、污損等瑕疵,這張卡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來源:小紅書@長期不在線!
在運輸過程中,小卡的安全則需要賣家來保證。如果收到卡發現彎折、劃痕等損壞,需要賣家進行賠償。
所以在進行交易時,賣家往往會用卡膜、硬卡套、氣泡袋、泡沫紙等打包工具將小卡層層包裹后寄出,并將打包視頻發送給買家。
同樣,如果買家發現小卡有損壞要求賠償時,也需要提供開箱視頻來證明瑕疵不是自己造成的。
△來源:小紅書@月亮小甜餅
運氣好的話,還可能碰到附帶了很多小贈品的“貴婦包裝”,拆箱時也是一種幸福的煩惱呢~
△來源:小紅書@陰陽怪氣攪糖機
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和因小卡獨特的稀有性、盲盒性而導致的溢價,使小卡價格水漲船高,購買小卡帶來的“爽感”被放大,促使小卡經濟向更加狂熱的方向發展。既然小卡交易這么賺錢,那么出現假貨也在意料之中。
△來源:小紅書@郁金臭.
為了防止自己成為被假卡騙錢的冤大頭,粉絲們還進化出了一種逆天的防偽能力:裸眼鑒卡。
△來源:小紅書@潮流小蜜蜂
買家會在交易時謹慎核驗小卡的來源,要求賣家出示購買記錄等憑證,同時通過對光、看比例、看像素點等方法來辨別小卡的真偽。
△來源:小紅書@橙子和棋子
聽起來“裸眼鑒卡”很不可思議,但真愛粉們就是有這樣的“超能力”,再配上某些鑒定平臺推出的卡牌鑒別服務,不放過任何一張假卡!
最后還是想感嘆一句:“愛讓人無所不能?!?/strong>
眼看小卡的價格一路飆升,其他行業也都躍躍欲試想來分一塊蛋糕。于是明星代言捆綁小卡的營銷手段逐漸擴展到了餐飲、時尚、運動、美妝等多個行業,通過“買就送”、“免費領”等活動吸引了更多消費者。
不僅實體卡越出種類越多,電子小卡也同樣開始流行。
比如電視劇《大奉打更人》就在抖音推出了“邊追劇,邊抽卡”的活動,根據卡面的稀有度設定了6種不同的等級,集齊全部卡片后可以獲得對應的禮物。
去年的大爆劇《永夜星河》播出時也在微博和抖音同步上線了抽卡活動,后期還上架了官方實體收藏卡,供劇粉購買。
這種“電子小卡”的獲得成本通常較低,大部分只需要通過完成每日任務即可獲得抽卡次數,抽出重復的卡還可以在線上和同好們進行交換,既滿足了粉絲們對于擁有小卡的欲望,也無形中提升了電視劇的播放量,是一種不錯的宣傳方式。
離譜的是,10后小孩哥小孩姐們同樣為小卡癡,為小卡狂,為小卡哐哐撞大墻。
小時候看的熱門動畫片被做成了各種各樣的卡牌,有比較經典的動漫或者電影IP,比如《名偵探柯南》、《小馬寶莉》等;還有近些年興起的一些國漫,像是《狐妖小紅娘》、《斗羅大陸》等。
△來源:小紅書@口袋靈感
這些卡主要在The Green Party、名創優品、酷樂潮這類店鋪售賣,并且開始飛速入侵校門口的小賣部。每到放學時間,就能看到一群小孩哥小孩姐們一股腦涌入小賣部,挑選卡牌后用電話手表付款的神奇畫面。
△來源:小紅書@陳大小愛吃飯
這些卡同樣有高低貴賤之分,比如在《小馬寶莉》系列的卡牌中,一張女主角“紫悅”的小卡就曾經在拍賣中被人以16萬的天價買下!
△來源:小紅書@老徐?
雖然我不懂,但我大為震撼!
同樣被小卡硬控的還有體育圈。乒乓球運動員孫穎莎和陳夢的雙人簽名小卡在經過105次拍賣競價后,最終以兩萬多元的價格成交。
宅在家躺著看直播的朋友們也沒能幸免,一批“拆卡直播間”已經悄悄入侵了各大短視頻平臺。下單后主播不到一分鐘就能拆完一單,“拆袋-展示-抬走”這樣重復的過程卻能穩定保持幾百上千的在線觀看人數。
△來源:抖音@小令·拆卡
有人拆不出稀有卡,就認為是自己的運氣不好。但鏡頭后究竟有沒有主播的暗箱操作?那就不得而知了。可千萬別小看拆卡主播,一旦把直播間的規模做起來,月入百萬也不是夢想!
△來源:小紅書@兔子
這財富密碼還真讓他們給破解了。
小馬寶莉肯定不知道自己作為一只“二次元馬”能有這么高的身價,但意外的是,很多明星也不知道自己的小卡會被賣到離譜的天價。
最出圈的發言就是韓國歌手李彩演對高價購買小卡的粉絲發出了:“你想因為買小卡而變成乞丐嗎?”的靈魂之問。
△來源:小紅書@芒果娛樂醬
真是古有荀子勸學,今有愛豆“勸卡”。
適度溢價可以接受,但是故意“炒卡”應予以抵制。粉絲對偶像的愛可以體現在方方面面,不應該被困在一張小小的紙片上。
最后友情提示:玩卡適度,切勿上頭~
作者|梨梨
編輯|梨梨、十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