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溪縣的茶產業發展進程中,有一個身影忙碌而堅定,他就是茶平鄉科技特派員、松溪縣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吳學榮。多年來,吳學榮憑借著自身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茶葉領域不斷耕耘,為松溪茶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吳學榮在茶葉領域頭銜眾多,身兼南平市特級制茶工藝大師、南平市制茶工程師、松溪縣制茶工藝師、松溪縣非遺茶葉技藝傳承人等多重身份。自2007年起,他就踏上了科技特派員之路,2024年選派至茶平鄉林下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協助林下村生態茶園建設和茶葉生產技術培訓工作中。
為充分挖掘九龍大白茶的潛力,提升茶葉品質,松溪縣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吳學榮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松溪縣著力建設九龍大白茶種質資源圃,開展九龍大白老茶樹提質復壯技術工作,組織技術人員加強對母樹特性的研究,深入分析母樹的遺傳密碼,精準掌握其優良性狀的基因表達,做好九龍大白茶的種質提純。
從2022年起,松溪縣泊宏茶葉專業合作社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合作,成立九龍大白茶高效育苗及生態種植科技示范基地,2023年該基地被定為九龍大白茶種苗繁育基地。在種苗繁育基地,吳學榮作為縣茶葉科學研究所的高級農藝師,從加強病蟲害預防、優化水肥管理、精細土壤調理和養護等多方面入手,悉心指導九龍大白茶種苗繁育工作。他強調,要依據茶苗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科學實施水肥管理,密切留意每一株茶苗的葉片色澤與生長態勢,一旦發現病蟲害跡象,立刻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從源頭上把控九龍大白茶的品質。
在茶葉生產技術培訓方面,吳學榮同樣不遺余力。“劍山茶鄉”講習班在茶平鄉黃屯村開展茶葉技藝講習活動時,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科學施肥的方法與時機》《病蟲害綠色防控手段》《茶葉采摘后的精細加工工藝》等涵蓋茶葉生產全流程的內容,并結合實際案例,生動闡述各項技術要點在提升茶葉品質與產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互動答疑環節,面對茶農們拋出的諸如“今年我家茶園里的茶葉葉子發黃,這是怎么回事,該怎么解決?”“白茶加工過程中,怎樣控制溫度和濕度才能讓口感更好?”等問題,他都耐心地逐一解答。
“茶農夜校”的開辦,也是吳學榮助力茶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課堂上,他向茶農們講授綠色生態茶園標準化生產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與茶農進行互動交流。“茶農夜校”以“茶農什么時間空閑就什么時候講,茶農在哪里課程就在哪里開展”為原則進行技術培訓,讓茶農就近學技能、獲新知。
據悉,自今年6月份以來,縣農業農村局與縣茶業發展中心陸續在主要產茶村開辦“茶農夜校”,推廣科普綠色生態茶葉生產技術知識,提高茶農生產技能,促進茶葉綠色發展、茶業增效、茶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除了在種植和技術培訓上發力,吳學榮還經常深入企業,為企業加工生產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定期為武夷美嘉食品有限公司、湛峰茶業有限公司、百佳茶廠、武夷佳德茶葉專業合作社等提供技術支持,在春茶生產休整期間,指導企業合理運用九龍大白茶萎凋技術,通過這些年的推廣,讓茶葉品質有了較大提升。他還經常帶著徒弟去拜訪前任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朱步泉,一起交流學習,傳承和發展茶葉技術與經驗。
吳學榮就像一顆科技的火種,在松溪的茶山上播撒希望。他的努力和付出,不僅提升了茶葉的品質和產量,更提高了茶農和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經濟效益,為松溪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讓松溪的茶香飄得更遠,香得更持久 。在他和眾多科技特派員以及茶產業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松溪茶產業正朝著更加輝煌的未來大步邁進。(文/嚴火妹 編輯/莊順榮 審核/胡德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