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急診來了位患者,患有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多年,因為一時嘴饞,吃了一把堅果后大口吐血,被緊急送到醫院搶救。經過介入治療后,出血才得以止住。對于肝硬化患者來說,門靜脈高壓就像一個惡魔,一旦招惹它,隨時都會面臨生命危險。
門靜脈高壓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原因
1.門靜脈壓力升高
肝硬化時,由于肝組織纖維化、假小葉形成,導致肝內血管結構扭曲、變形,血管阻力增加,使得門靜脈血流回流受阻,壓力升高。正常情況下,門靜脈壓力約為5-10mmHg,當門靜脈壓力超過10mmHg時,就會逐漸形成門靜脈高壓。
2.側支循環建立
為了緩解門靜脈高壓,機體自動建立側支循環,使門靜脈血通過其他途徑回流到體循環。其中,食管胃底靜脈是門靜脈與體循環之間重要的側支循環路徑之一。門靜脈血會經胃冠狀靜脈、胃短靜脈等流入食管胃底靜脈,導致該部位靜脈血流量增加、壓力升高,靜脈逐漸擴張、迂曲,形成靜脈曲張。
3.血管壁變化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形成后,靜脈血管壁會逐漸變薄、彈性降低,同時,由于曲張靜脈內壓力較高,對血管壁的壓力也增大,使得血管壁更容易受到損傷。
4.其他因素
食管和胃內的食物摩擦、胃酸反流刺激、劇烈咳嗽、嘔吐、用力排便等因素,都可能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起出血。
如何預防出血?
1.飲食管理:避免“硬、燙、糙”
選擇溫涼、細膩的食物(如粥、爛面條),避免堅果、脆硬水果(如蘋果)、粗糙粗糧等,防止劃傷曲張靜脈。細嚼慢咽,減少吞咽時對食管的刺激。避免辛辣、過熱飲食及酒精,降低黏膜充血風險。
2.避免腹壓驟升:防“用力過度”
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可服乳果糖或緩瀉劑),避免用力排便。禁止提重物、屏氣動作,如搬重物、劇烈咳嗽。避免劇烈運動,選擇散步等溫和運動,減少血管擴張風險。
3.規律用藥:降低門脈壓力
遵醫囑服藥,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可減輕門脈高壓,需長期規律使用并定期監測心率、血壓。慎用傷肝藥物,避免NSAIDs(如布洛芬)、某些中藥等,防止加重肝損傷。
4.定期監測與預防治療:早干預
遵醫囑定期進行復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規、凝血功能、腹部超聲或CT等檢查,每6-12個月復查胃鏡,評估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程度,對高危曲張靜脈(如紅色征陽性),及時行套扎或硬化劑注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