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黃金更珍貴!
此前,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申請結果對外發布。
最終6個國家的7家機構通過申請,分別是:法國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國科隆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巴基斯坦空間和外大氣層研究委員會、英國開放大學、美國布朗大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可以看到,盡管美國曾多次阻撓我國航天發展,但是月壤還是借給了他們,
不過,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即便如今我們已經批準出借樣品,但是美國機構能否真正拿到手,在本國國內仍有極大的阻礙,甚至可能需要通過一項所謂的“國家安全認證”。
所以,這兩所美國高校能否拿到月壤還尚未可知,不過在此之前,其他機構已經陸續拿到月壤。
嫦娥五號月壤
其中我國嫦娥月壤更是引燃了法國科學家的研究熱情,在得知獲得月壤樣品后,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穆瓦尼耶教授親自將嫦娥五號采集的月球樣品從中國帶回法國實驗室。穆瓦尼耶教授認為:這批月壤極為珍貴,中國在太空科研領域有獨特優勢。
除此以外,當我國月壤抵達英國后,英媒(BBC)報道:人類時隔近50年來獲得的首批月球樣品日前運抵英國,由中國提供的這份珍貴樣品,目前被保存在英格蘭白金漢郡一處采取高級別安保措施設施的保險箱內。
報道稱:英國開放大學的行星科學教授馬赫什·阿南德是英國唯一一位獲準借到這些樣品的科學家,他對BBC記者說:“全球科學家此前都無緣接觸到這些來自中國的樣品,所以這是一種至高的榮譽和特權。”他形容這些科研樣品“比黃金更珍貴”。
而對于美國的兩所高校,想要獲得月壤就沒這么容易了,就算拿到了月壤,也未必有足夠的經費研究。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行星科學家蒂莫西·格洛奇無奈地透露:與美國大多數涉及月球樣本的研究不同,他的項目不會得到NASA的支持。格洛奇稱,他們將不被允許使用NASA資金來研究中國借用的月球樣品,原因在于“沃爾夫條款”。
可能美國做夢也沒想到,當初想要通過《沃爾夫條款》來遏制我國航天的發展,現在卻將自己置于尷尬的境地。
這些年來,我國航天不僅沒有因此停滯不前,反而是飛速發展,如今我們不僅有了自己的空間站,而且在太空探索領域也成果豐碩。
就連我們的生活中也充滿了航天元素,像是空間站航天員太空高能壓縮食品,本來是專為特殊領域設計的精準營養食品,如今也隨著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來到了我們身邊。
由于其內含航天領域高科技核心技術,極具營養成分和能量元素,現在也被應用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場景。
不僅如此,在月球探索方面,我國航天也在穩步推進,近日還與俄羅斯航天簽署了一份關于建設月球核電站的合作備忘錄。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發電站將對中俄牽頭的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項目做出重大貢獻,科研站預計將于2036年完工。聲明還稱“該站將進行基礎空間研究,并測試ILRS的長期無人操作技術,展望人類在月球上的存在。”
此前,我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曾稱,“國際月球科研站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電力供應,而俄羅斯在這方面擁有天然優勢,在核電站方面,特別是將其送入太空方面,俄羅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領先于美國。”
并表示:過去兩國有關太空反應堆的談判進展甚微,“我希望這次兩國能夠將核反應堆送上月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