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50那年10月,戰功赫赫的沙場悍將梁興初率領三十八軍入朝作戰。
因為梁興初所部在解放戰爭中表現十分亮眼,打過不少硬仗、惡仗,所以彭老總和志愿軍司令部都對他們寄予厚望。
結果第一次戰役打響后,三十八軍過分謹慎貽誤了戰機,導致沒有能夠全殲敵人。
三十八軍的表現氣的彭老總拍桌子直罵娘。
此事讓整個三十八軍都覺得臉上無光,所以他們憋著一口氣,決定在第二次戰役的時候打個漂亮仗來證明自己。
1950年11月第二次戰役爆發,志愿軍副司令員韓先楚把攻打德川的任務交給了梁興初。
當時美軍已經攻占了球場附近的老虎山,三十八軍要想全殲德川之敵,就一定要拿下老虎山高地。
最終軍部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范天恩所率領的335團來完成。
1922年出生的范天恩16歲就參加了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時候久經戰陣考驗,打仗從來都不含糊,是梁興初的愛將。
11月3日接到軍部命令后,范天恩親自趕赴第一線,詳細研究了老虎山的地形,并制定了從左側山地發起進攻的計劃。
第二天早上五點,天還沒有完全亮,范天恩就命令2營發起了突襲。
睡眼惺忪的敵人來不及反應,老虎山的主峰就被335團給占領了。
原本范天恩準備趁勢追擊,徹底拿下老虎山陣地。
結果師部為了大局考慮,下命令讓范天恩的335團轉入防守。
老虎山位置特殊,能夠決定整個戰局的走向,因此緩過一口氣的美國軍隊不甘心失敗,調集大軍重新對老虎山發起了猛攻。
面對飛機大炮和數倍于己的敵人,范天恩沉著應對,親自在前線鼓舞士氣。
在密集的炮火覆蓋下,美國軍隊整整攻打了兩天,但卻沒有絲毫的進展。
被動挨打不是范天恩的習慣,他相信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于是第四天的時候,范天恩利用美軍害怕近戰夜戰的特點,在11月8日清晨集中兵力突然就發起了反攻。
猝不及防之下,美國軍隊大亂,被335團打的丟盔卸甲。
這一下美國軍隊的指揮官臉上掛不住了,他命令全軍出擊,勢必要一戰拿下老虎山。
想法是很不錯,但他卻高估了己方的戰斗力,低估了范天恩和335團的韌性。
戰斗打響后,范天恩身先士卒,悍不畏死,率領全團戰士一次又一次的擊退了美軍的進攻。
這其中8連7班的7名志愿軍戰士表現最為出色,他們連續打退了敵人的三次進攻,消滅美軍40余人。
五天時間一晃就過去了,負責進攻的美國主力師呼叫了多次空軍支援,死傷了1800多人,但卻始終無法突破335團堅守的陣地。
就在美軍一籌莫展,苦苦思索該如何拿下老虎山的時候,335團竟然主動撤出了陣地,把他們固守了5天的老虎山拱手讓了出來。
明明占據上風,范天恩為什么會突然做出如此反常的舉動呢?
范天恩
二、
范天恩之所以率領335團撤離,是因為師部下了命令,讓他們誘敵深入,好全殲來犯之敵。
這個任務對連續已經作戰了五晝夜的335團來說并不輕松,因為他們幾乎全員帶傷。
面對這種情況,范天恩沒有向上級訴苦,而是果斷的調整了部署,決定讓小股部隊牽著敵人的鼻子走,在運動中打擊敵人。
范天恩之所以敢如此托大,是因為他已經完全洞悉了敵人的進攻路線。
事情的發展不出范天恩所料,緊追不舍的敵人吃下了誘餌后,按照范天恩的設想,集中兵力準備攻占九龍站東南的孤立高地。
見敵人傻乎乎的就沖了過來,早就埋伏多時的335團戰士以逸待勞,對敵展開了迎頭痛擊。
因為當時戰場上有薄霧,能見度不高,所以慌亂之下敵人竟然發生了內訌,開始自相殘殺。
就這樣,范天恩邊撤邊打,把敵人撩撥的怒火中燒,不顧一切的追擊而來。
1950年11月24日,范天恩成功將敵人引入預定區域,按照上級的命令,展開了反擊。
準備充分的335團在范天恩的指揮下,像下山的老虎一樣,火力全開的朝著追擊的敵人撲去,狠狠的出了一口連日來被追擊的惡氣。
打退敵人后,上級讓范天恩率領335團規建。
在撤回去的路上,范天恩判斷敵人可能會從松骨峰方向逃跑,所以他命令全團直插松骨峰,攔截敵人南逃路線。
經過一夜的急行軍,前衛1營在敵人之前占領了松骨峰高地。
為了打通逃跑的生路,美國軍隊不要命的對堅守松骨峰的一營三連發起了進攻。
面對蜂擁而來的敵人,3連戰士舍生忘死,一步都不退,用火箭筒和炸藥包把敵人的坦克全部都給炸毀了。
打到最后,整個三連只剩下10個人,但他們依舊沒有丟失自己的陣地。
范天恩知道3連的壓力非常大,所以他把自己的警衛連派了出去,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支援3連。
“我將在你們之后趕赴第一線,只要335團還有一個人活著,就堅決不能讓敵人通過松骨峰。”
這是抱著必死決心的范天恩對全團戰士的保證。
人人用命,上下一心的335團最終守住了松骨峰陣地,讓敵人從這里逃竄的計劃徹底破產。
夜幕降下來后,慌亂的敵人停止了攻擊,準備要從其他的地方再次逃竄。
發現了情況的范天恩命令建制相對完整的2營、3營連夜出擊,務必要全殲這股喪膽之敵。
經過一夜的苦戰,逃竄的敵人被全殲,松骨峰戰斗圓滿的落下了帷幕。
松骨峰戰役能夠勝利,335團居功至偉,因此戰后志愿軍總部授予3連特等功臣連稱號和“攻守兼備”獎旗。
作家魏巍詳細記錄了松骨峰阻擊戰三連的英勇事跡,寫出了傳世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
這一仗不但讓范天恩的335團成為了志愿軍人人學習的榜樣,三十八軍也因此拿到了“萬歲軍”的美譽。
三、
范天恩能打勝仗,敢打硬仗,在朝鮮戰場上所向披靡,所率領的335團是整個三十八軍最勇猛的部隊。
梁興初本身就是一員悍將,因此他特別看中范天恩,經常派范天恩擔任主攻的任務。
一次范天恩全殲南韓部隊后,有些不滿的對軍長梁興初抱怨道:
“敵人實在是太不經打了,以后這樣的對手,你還是交給別人去收拾吧。”
梁興初聽完這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樂的哈哈大笑,表示下次一定給范天恩所部找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
很快機會就來了。
1951年1月27日,被逼退至“三七線”附近的聯合國軍不甘心失敗,向志愿軍防線最前端的三十八軍展開了猛攻。
這次戰斗絕對不容有失,不然我方所占領的泰華山將會面臨直接威脅。
思慮良久,軍長梁興初把養傷的范天恩找了過來,讓他臨危受理,帶著335團去堅守580高地。
580高地是整個戰場的勝負手,拿下這個地方,就能夠取得戰場的先機。
因此聯合國軍調集了大量的火炮,對著580高地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
由于高地上到處都是堅硬的石頭,根本就無法挖掘藏身洞,這讓335團在敵人的炮火下損失慘重。
更加要命的是,335團的補給線也被瘋狂的敵人給破壞,導致335團不但孤立無援,子彈也是打一發少一發。
面對這種窘境,范天恩把自己的指揮所建立在了最前線,和戰士們一起堅守,共同戰斗。
接連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后,范天恩給軍長和師長發去了電報,表示335團一定會守好陣地,絕對不讓敵人寸進半步。
這并不是范天恩在說大話,而是他有完全的把握。
這個把握就是不斷的夜襲。
每當敵人在白天借助強大的炮火拿下了一部分陣地后,晚上范天恩必會發起反擊,把這些陣地重新拿回來。
如此不斷的反復拉扯讓敵人疲于應付,苦不堪言。
他們雖然在裝備和人數上完全占有優勢,可是這些優勢卻無法轉化成戰果。
2月16日晚,斃敵2000多人的335團接到命令,轉移至漢江北,這才讓聯合國軍拿下了580陣地。
范天恩不但打仗厲害,在排雷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1952年8月中旬112師負責突擊修復順川機場時,范天恩親自帶隊參與了炸彈排除工作。
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巧妙的分解了敵人遺留下來的炸彈,只用了5天時間就完成了突擊修補任務。
因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表現優異,1955年的時候,范天恩被授予了開國上校的軍銜,1963年的時候又被晉升為大校。
2012年,日本陸上自衛隊干部學校的戰史教官們編寫了《朝鮮戰爭名人錄》一書。
這本書中主要收錄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師以上的干部,并對他們的戰績都做了詳細的解析。
在這些戰功赫赫的高級將領當中,范天恩的名字格外的惹眼。
作為唯一一個入選此書的志愿軍團長,日本方面詳細記載了他在老虎山和松骨峰戰役當中的優秀表現。
能夠被曾經的敵人寫進自己的軍校課本中,可見范天恩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有多么的出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