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下方綠標即可收聽王辰老師本文朗讀音頻
2024年9月25日王辰老師青海旅產會游玩地風景照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辰。我們今天要一起來探討一下:為什么要買終身壽險?答案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命價值,給生命定個價,終身壽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辰。我們今天要一起來探討一下:為什么要買終身壽險?答案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命價值,給生命定個價,終身壽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用終身壽險給生命定價
終身壽險的銷售難度相對高一些,因為要談及人生的終極問題,就是死亡。許多客戶是忌諱談論這個話題的。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有句英語的名言叫The meaning of life lies in death,就是生命的意義存在于死亡當中。老子說:“出生入死。”人一生出來就意味著一路奔向死亡,為什么說“視死如歸”呢?因為死亡是人生的終極歸宿。這樣我們就能明白“向死而生”的含義,我們每個人都是向著死亡的方向活,活一天少一天,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活都活不明白,還研究什么死呢?我要強調的是:“不知死焉知生。”如果不接受死亡的存在,不面對死亡,怎么能活得明白呢?當我們接受死亡,做好風險管理,就可以笑談生死,活得輕松自在了。
財產、收入、生命價值的保障
如果簡單地說保險到底有什么用,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
保險是財產的保障,比如車險等財產險就是用來彌補財產損失帶來的經濟損失。人壽保險也可以通過保險金的賠償來償還未還清的債務來保住財產。
保險是收入的保障,就是一個人萬一身故了,用保險留下的錢相當于延續了一段時間的收入,讓家人的生活依然可以持續。
保險是生命價值的保障,用保險給自己的生命定個價。這個計算的方法不是用收入乘上工作的年數,而是我們對自己的生命價值進行評估,要考慮到我們擁有的資本、能力和運用資本和能力的時間。我們常說“生命是無價的”,無法簡單地量化。但是你會發現,真的發生了悲劇,沒有保險的生命,真的變成了無價,一文都不值。人壽保險是到目前為止,唯一能給生命定價的方法,買多少保險保障,我們的生命就值多少錢。
生命是最寶貴的,度量生命是運用時間。我們常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但是時間到底值多少錢呢?只有保險能夠保證。有時間的時候,我們自己創造價值;沒有時間,保險金的賠償就等于變現了我們失去的時間。
終身責任更有價值
能體現我們生命價值的有終身壽險、定期壽險和意外傷害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只負責意外身故和殘疾,因為發生的概率比較小,所以保費比較便宜,光買意外傷害保險并不保險,如果發生了疾病死亡,得不到任何賠償。
定期壽險主要保障意外和疾病身故。因為負責的時間越短,保費相對越便宜一些。但是因為時間短,如果我們總是購買這樣短期的保險,再次購買時如果遭遇體檢的情況,也許不能承保;如果保險滿期之后沒有及時購買新的保障而出險,也得不到賠償。
終身壽險,終身負責意外和疾病身故責任,甚至包含全殘的責任,一定會發生給付,所以比意外和定期壽險都貴,但是更有價值。可以說終身壽險最具有保險的概念,既有以小搏大的杠桿作用,又有長期儲蓄的資金備用池的功能。用終身壽險可以為下一代創造免稅的收入。比如某個年齡年交保費二百五十萬,二十年交費合計五千萬,可以購買一個億保額的終身壽險,這就實現了生命價值的保障,又實現了資產的完整傳承,給下一代留下了一個億免稅的、避債的現金。因為指定受益人后就不是遺產,不會產生遺產稅,保險賠款都沒有個人所得稅,也可避免掉被保險人的生前債務。
終身壽險,也是一種責任保單、愛心保單,愿意購買這樣的保險最充分的理由就是對家人的責任和愛。許多英年早逝的企業家,因為忽略了這個問題,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離開這個世界后,讓家人陷入了一種災難的境地(比如小馬奔騰的債務糾紛),如果有一份高額的終身壽險,要么給遺屬留下足夠的生活費,要么這筆錢可以處理股權和債務糾紛。
關于保險和責任的關系,美國的所羅門休博納博士在他的專著《人壽與健康保險》 里說:“個人對自己與家庭的責任包括活著的時候(因此包括儲蓄的累積)與死亡之后。一家之主的責任是投保他的生命提供保障給其財務仰賴者。家庭責任的認知意味著人壽與健康保險重要性的增加。在財務工具中,對于個人死亡能很快地提供資金以及協助彌補財務損失,人壽保險是獨一無二的。消除遭受疾病和傷害的可能性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方法來應付損失發生后的財務結果。”
看得見收益的金融房產
買定期壽險相當于租房子住,出險了得到賠償,如果滿期沒出險,什么都沒有。定期壽險適合階段性提高身價保障,作為終身壽險的補充。而終身壽險相當于買房子住,雖然貴一些,但最終是攢了一大筆錢。買終身壽險可以跟貸款買房子作一個對比,我44歲那年買了一份保險,價格比較便宜,年交保費23100元,二十年合計交費46.2萬元,保額是100萬,免體檢。我們可以理解為月供2000塊左右,零首付二十年買了套一百萬的房子,合計付款46.2萬,總價值100萬。
但是,即使我們只付了第一筆錢23100元,也可能變現為100萬。但是如果我們買個100萬的房子,首付30萬,貸款70萬,二十年還清,按照目前基本利息,大概本利和要還到140萬左右,合計花了170萬。當然,房子有它的居住功能,這個我們不予討論。從投資的功能來看,如果房子不漲到170萬,就沒有任何利潤。漲到了也沒有利潤,因為養房子是有成本的,金錢是有時間價值的。而這份保險的利潤最低是“100萬-46.2萬=53.8萬”。最高是“100萬-2.31萬=97.69萬”。當然,如果算保費的利息,那是另外的算法,我們今天只是簡單計算。
替代重大疾病保險
終身壽險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替代重大疾病保險。年紀比較大的人,比如超過五十歲購買重大疾病保險,常常會出現交的總保費超過了保額,這就是我們說的“倒掛”。我們過去做過專題,購買這樣的保險也是有一定的理由,但是倒掛的太多,客戶還是無法接受。這個時候就可以購買適度保額的終身壽險,也就是說,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沒有重疾險,但是家人可以通過借款的方式支付我們的醫療費。
當我們身故之后,保險公司的賠償金,子女可以用來償還債務,用來補充醫療費的花費,我們就不會成為家人的負擔,這就是保險的本質作用(即保險是大量的急用的現金),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當然,現在市面上有許多創新的終身壽險,更偏重于理財功能,比如保險金額每年固定復利遞增。這些產品前期的傳統保障功能(杠桿和倍數)相對弱一些,但是確保本金安全,后期能達到很好的資金儲備和資產傳承作用。今天我們在這里不做深入探討。
今天的專題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重要提示:
關注王辰老師視頻號,不錯過每一場精彩直播 !
【總編:劉佳】
【同步微信:15998825723】
<內容疑問及圖片侵權等問題請聯系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