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毛主席也不會將自己服用的烈性安眠藥送給劉思齊。
這一幕發生在1953年,這天毛主席向兒媳劉思齊坦露了一個藏在心底三年的秘密。
那就是,毛岸英三年前就已經犧牲了!
后來劉思齊回憶:
“當我聽到這個噩耗后,大腦幾乎一片空白。”
等劉思齊從悲傷的情緒中清醒過來時,恍惚間聽到有人在哭,發現原來是她自己。
劉思齊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越哭越大聲,直到有人在她耳邊說了一句話:
“不要再哭了,摸摸你爸爸的手,都冰涼了。”
頓時,劉思齊止住了哭泣,她抬頭看去,就見毛主席的臉已經蒼白,原本慈祥的面容也變得極度痛苦。
劉思齊知道,自己不能再哭了,否則會引起爸爸對兒子的思念。
強忍悲傷,劉思齊慢慢站起身,對毛主席說:“爸爸,我要走了。”
這時,毛主席也從座椅上站了起來,抓住劉思齊的手。
劉思齊這才發現,毛主席的手又冰又硬,這與他平常又溫暖又柔軟的手完全不同。
“孩子,這個給你,晚上吃一顆,會讓你好受點兒。”毛主席一邊說,一邊從自己的藥瓶中倒出了三顆安眠藥。
當時劉思齊太過傷心,完全沒有心思去想毛主席為何要給她安眠藥,直到她渾渾噩噩回到家中,躺在床上,才感受到了其中用意。
那天晚上,劉思齊一整晚都沒有睡著,曾經與毛岸英的點滴在她腦海中不停回蕩。
她想起了第一次見毛岸英的情景。
那天她往毛主席的住處走去,快要到時,遠遠地就看到李訥蹦蹦跳跳向她走來,而李訥身后還跟著一位年輕人。
由于剛剛來到延安,劉思齊并不認識此人,李訥介紹道:“他就是我的哥哥毛岸英。”
劉思齊恍然大悟,可內心卻升起了不小的疑惑。
之前她就聽說,毛岸英是從蘇聯留學回來的,應當是“洋包子”。
但眼前這人穿著一件明顯不合身的大衣,看起來破破爛爛,且皮膚黝黑,根本就是個“土包子”。
其實,劉思齊不知道的是,此時的毛岸英已經褪去了留學生的青澀,他按照父親的要求,拜農民為老師,了解了許多中國國情。
只一眼,毛岸英就喜歡上了劉思齊。
他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所學到的知識、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和童年悲慘的經歷。
劉思齊受其感染,也開始講述自己的童年,兩個年輕人有著說不完的話題。
毛岸英對劉思齊說:“你的父親為革命獻出了生命,我的母親也因革命而死,咱倆是一條藤上的苦瓜啊。”
后來,劉思齊有好幾次見到了毛岸英,每一次他都會纏著她說許多話。
當時劉思齊只有十幾歲,情竇未開,絲毫沒有察覺毛岸英對她的愛意。
直到有一天,她被鄧穎超叫到了毛岸英的房間,趁著她坐下,鄧穎超又突然借口離開。
正當劉思齊感到疑惑時,毛岸英突然開口:“我喜歡你,咱們結婚吧!”
面對突如其來的表白,劉思齊絲毫沒有準備,她愣在了當場,不知所措。
毛岸英也沒有逼她立刻答應,笑著讓她考慮考慮。
后來,在毛主席和母親張文秋的撮合下,劉思齊還是答應了毛岸英的求婚。
但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他們才舉辦了婚禮。
此時,已經深夜,躺在床上的劉思齊眼淚似乎都要流干了,她想要強迫自己睡覺,可一閉上眼腦海就會浮現毛岸英的臉。
她又想起了毛岸英赴朝前與她告別時的情景。
當時她因病住到了醫院中,可住院好幾天,毛岸英都沒有出現。
她雖然知道毛岸英很忙,有無法探望她的理由,可她依舊不自覺地感到生氣。
所以當毛岸英在深夜突然來醫院看望她時,她生氣地置之不理。
表面上她在認真看書,實際上心思早已放在了毛岸英身上。
也許感受到了她的委屈與憤怒,毛岸英微笑著哄著她,并認真道了歉。
劉思齊頓時消了氣,與毛岸英閑談起來。
聊著聊著,毛岸英忽然問了一個問題:“世界上有個叫朝鮮半島的地方,你知道嗎?”
這個地方劉思齊有所耳聞,便說:“知道啊,聽說現在正在打仗。這時國際上的事情,和咱們沒有關系。”
毛岸英笑了笑,岔開話題,說起了其他事情。
當時劉思齊并沒有在意毛岸英提到的這個問題,但后來仔細想想,毛岸英實在悄悄告訴她,他將要出差的地方就與朝鮮有關。
這天晚上,毛岸英與劉思齊聊了很長時間,從晚上的10點一直聊到了凌晨1點。
眼看時間已經不早了,毛岸英決定離開。
臨走前,他看了看自己總停的表,對劉思齊說:“把你的表借給我吧,我出差需要看時間。”
劉思齊笑著拿起了自己的手表,遞過去,說:“這是媽媽給我的,你要好好珍惜。”
毛岸英笑著接過,正要走,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坐回床邊囑咐了幾句。
他希望在自己走后,劉思齊能夠多去菊香書屋看望父親,多多照顧弟弟毛岸青。
劉思齊一一答應,然后將毛岸英送出了門外。
令劉思齊意外的是,毛岸英在走出去一段距離后,突然轉身,朝著她的方向深深地鞠了兩躬。
直到后來,劉思齊仔細回想起這段情景,突然發現,那時的毛岸英或許已經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當晚他說的話都是遺言。
劉思齊還不知道的是,從醫院離開后,毛岸英又去見了她的母親張文秋。
從岳母那里,毛岸英借走了一支鋼筆,并拜托她幫助照顧自己的弟弟毛岸青。
造化弄人,1950年毛岸英犧牲在敵人的炸彈之下,等戰士們清理出來后,他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最后還是靠他身上的手表和鋼筆,才確認了他的遺體。
毛岸英走后,劉思齊異常想念,大概二十天左右,她收到了一封家書。
信里,毛岸英依舊沒有告訴她赴朝的真相,只是說他很好,叫她不要擔心,還有就是對她表示抱歉。
劉思齊當時很不解,毛岸英為何突然說這些。
之后,劉思齊再也沒有收到毛岸英的任何來信,也根本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直到有一天,攝影師侯波送給她一張照片,那是一張毛岸英穿著志愿軍軍裝的照片。
劉思齊這才知道,毛岸英去了朝鮮戰場。
從那天開始,劉思齊一直期待毛岸英回國,可她不知道的是,此時的毛岸英已經犧牲了。
其實,當時毛主席已經知道了這一噩耗,但他沒有告訴劉思齊,擔心她會受不了。
直到1953年,志愿軍陸陸續續回國,劉思齊卻始終不見毛岸英的身影,她產生了懷疑,毛主席這才說出了真相。
看著微微泛白的天空,劉思齊一夜未睡,但她依舊沒有困意。
她想起了被她放在枕頭底下的那三顆安眠藥,正準備吃一顆,然而摸索了半天卻什么也沒找到。
好不容易捱到了天亮,她向母親詢問安眠藥的去向,母親告訴她:“藥是我拿走的,那種東西吃了對腦子不好。”
劉思齊痛苦地搖搖頭,淚流滿面。
后來劉思齊說:“還是毛主席能夠體諒我,母親只是覺得藥物會傷害身體,卻沒想過,感情的壓力比腦子的損害還要大十萬八千倍。”
這個時候,劉思齊更加能夠體會到毛主席的偉大。
他在自己痛失愛子的情況下,還能夠替別人著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