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面臨結構性轉型的關鍵階段,電動化與智能化正驅動著產業價值鏈的深度重構,傳統供應鏈格局正在被系統性重塑。
在動力電池領域,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SN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企業市占率達93%。其中,寧德時代以37.9%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近乎“包圓”TOP車企。
智能駕駛領域同樣呈現加速整合態勢。Momenta迅速崛起,合作車型突破130款,已覆蓋大眾、通用、豐田、本田等全球主流品牌。根據佐思汽研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國內城市NOA銷量滲透率由2023年底的9.8%增長至16.1%.其中,Momenta方案的市場占有率達到60.1%。
無論是傳統汽車強企還是新興電動車品牌,動力電池的選擇正向寧德時代集中,智能駕駛的方案則不斷向Momenta傾斜。兩者分別從電動化與智能化兩個維度,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鏈中不可忽視的核心節點。
這種產業集聚現象背后反映的是深層次的行業變革邏輯:技術門檻的持續提升使得頭部企業的優勢不斷擴大;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形成正向循環;數據積累的壁壘加速了行業分化。
可以預見,寧德時代和Momenta正共同構成中國汽車產業走向全球的“智電雙極”。這意味著中國汽車產業已從規模優勢轉向技術引領,不僅將改變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也將推動中國制造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
01
寧德時代+Momenta,“智電雙極”成為市場首選
強者恒強,這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表現的尤為明顯。
數據是最有力的見證。從市場占有率來看,電池領域寧德時代是絕對的王者,且優勢越發顯著,已經完成從中國制造到全球標準的蛻變。
根據韓國知名電池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榜單,寧德時代已連續8年登頂全球第一,且2024年市場份額環比提升了1.3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024年寧德時代裝機量為339.3GWh,是全球唯一一家動力電池裝車量突破300GWh的企業,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37.9%,這不僅創造了行業新高度,更構筑起“全球車企繞不開的中國供應鏈”。
從福建寧德到德國慕尼黑,再到美國底特律的全球布局,印證著“技術無國界,但標準有主場”的硬道理。當特斯拉、奔馳等全球主流車企都搭載寧德電池時,這不僅僅是商業布局,也折射出全球動力電池供應鏈與技術標準的重心正在向中國企業轉移。
無獨有偶,Momenta正在智能駕駛領域復刻同樣的傳奇。
從2022年的1款量產車型起步,到2024年躍升至26款,再到截至2025年4月,Momenta僅用三年時間,便實現累計定點車型已經超過130款,與全球超15家車企、Tier 1建立合作。這種指數級增長不僅體現了技術優勢,更展現了Momenta強大的工程化能力和商業拓展實力。
此次上海車展,Momenta更是首次亮相便吸引了全場目光。期間一口氣宣布了與通用別克、一汽豐田、本田中國、凱迪拉克、上汽大眾、上汽奧迪以及智己汽車七大品牌達成進一步戰略合作。
從德系三強到美系巨頭,從自主品牌到日系豪門,Momenta的合作版圖正在形成“全球車企聯盟”的雛形。
當德國車企用中國電池,日本車企裝中國智駕,美國市場采中國方案時,一個新時代已經到來:全球汽車產業正從“西方定義”轉向“中國主導”。這不是簡單的市場更替,而是百年汽車工業史上最深刻的技術權力轉移——而寧德時代和Momenta,正是這場變革的“中國旗手”。
02
技術為王,為中國企業提供全球崛起范本
寧德時代和Momenta實現從中國制造到全球必選的背后,靠的是硬核技術實力,它們不僅攻克了行業“卡脖子”難題,更以顛覆性創新重新定義產業標準,讓“中國方案”成為全球市場的必選項。
寧德時代自不用多說,一句“寧王”足以說明地位。行業人士戲稱,中國研究電池的博士,一半在寧德時代。
依靠著強大的人才團隊,寧德時代不斷攻克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難題,其崛起史,就是一部動力電池技術的突破史。
當行業還在為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不可能三角”困擾時,寧德時代已經完成了從材料革命(NCM811)到結構革命(CTP技術)的兩次跨越,并還在持續升級迭代。
今年4月,寧德時代首個超級科技日上,更是一口氣發布了三款動力電池產品——鈉新乘用車動力電池、驍遙雙核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以及一款蓄電池產品——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可以說實現了從技術到產品全面革新。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強調,“我們不希望被定義為電池的制造者,我們希望把自己稱作新能源產業的開拓者(參數丨圖片)。”
讓動力電池從能用到好用,寧德時代通過技術,不斷樹立動力電池行業標桿。
Momenta的全球競爭力則源于其創新的“飛輪大模型”技術路線,這一體系正在重新定義智能駕駛的發展范式。
這一技術架構具有兩大核心特征。
首先是類腦設計,模仿人類神經系統的信息處理機制,將感知、規劃融合在統一架構中,實現真正的端到端學習。
其次是數據閉環,通過數十萬輛量產車實時采集真實道路數據,構建全球最大的智能駕駛場景庫,并利用自動化迭代工具鏈低成本處理數據、升級系統。
下一步,Momenta還要實現自主進化。
今年下半年,Momenta將推出基于強化學習的一段式端到端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
與此前不同,R6大模型引入強化學習機制,使系統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讓智能輔助駕駛在安全、安心的能力上,有機會甚至大幅度超過人。
在這一技術底座下,Momenta構建了獨特的“兩條腿”發展戰略。
一是智能輔助駕駛,正如上文所言,它已經形成“馬太效應”,實現“數據越多-算法越強-客戶越多”的正向循環。
二是自動駕駛Robotaxi,這將是Momenta的又一發力重點。2025年下半年,Momenta首批車內無人的Robotaxi會投入運營。
基于智能輔助駕駛業務的積累,Momenta的Robotaxi在量產上可以復用傳感器和計算設備,降低單車成本;在技術上,可以依托“無圖技術”方案,實現在各國不同城市道路的環境中快速適配,為全球化戰略提供關鍵支撐。
今年5月初,Momenta剛剛官宣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于2026年初在歐洲啟動首批Robotaxi商業化落地,便是很好的證明。
當多數企業還在為單一技術突破絞盡腦汁時,寧德時代和Momenta已經建立起“創新引發市場優勢,市場反哺技術創新”的增強回路。
03
價值錨點東移,“智電雙極”驅動全球產業變革
寧德時代與Momenta的協同崛起,不僅改寫了產業競爭規則,更重塑了全球技術創新版圖。
曾幾何時,博世、大陸等傳統巨頭構筑的汽車產業壁壘看似不可逾越。而今天,當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已裝備全球每三輛電動車中的一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標準心臟”;當Momenta的智能駕駛算法則通過超100萬輛量產車的“數據飛輪”,構建起全球最大的場景數據庫,成為定義智能駕駛的“通用語言”。
一個不爭的事實已經確立:全球汽車產業鏈的價值錨點正在東移。
這場變革的深層意義遠超商業競爭范疇。當中國企業同時在動力電池、智能駕駛等兩大核心領域實現突破,這不僅是市場份額的重新分配,更是工業文明時代以來,中國首次在重大產業革命中同時掌握核心技術與標準制定權。
正如高通定義了移動通信時代、英特爾主導了PC紀元一樣,今天的“智電雙極”正在為智能電動時代書寫新的技術范式。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卻又充滿創新。寧德時代通過材料創新和工藝革命,讓中國首次在基礎工業領域實現“技術定義權”;Momenta則憑借數據驅動的算法進化,開創了智能駕駛的“中國范式”。
未來十年,正如寧德時代希望實現“價值鏈碳中和”,以先進電池和可再生能源系統,替代傳統化石能源體系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推動者;Momenta也有三個愿景:挽救百萬生命,減少交通事故;解放百分百時間,讓出行回歸自由;讓物流和出行效率翻倍。最終分別成長為能源與人工智能領域翹楚。
他們的發展史也印證了一個真理:真正的產業領袖不僅要制造產品,更要創造未來;不僅要參與競爭,更要定義規則。唯有以技術為根、以生態為翼,才能在全球市場中從“選項”變為“必選”。
這或許正是中國科技企業走向世界級巨頭的核心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