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誤以為轉氨酶正常就代表肝臟“高枕無憂”,但事實上,轉氨酶僅反映肝細胞急性損傷的“冰山一角”,卻無法捕捉肝臟長期慢性損傷的“暗流”。肝硬化常在“沉默”中進展,即使轉氨酶正常,肝臟也可能因持續纖維化而逐漸硬化。以下3個關鍵指標,才是更敏銳的“肝臟危機探測器”。
1.肝臟硬度值
它是反映肝臟纖維化程度的直觀指標。數值越高,意味著肝臟組織越硬,纖維化越嚴重,即使是轉氨酶指標正常,肝臟仍有可能因為長期慢性損傷不斷被破壞,使肝臟硬度值越來越高。
2.膽紅素
正常情況下,肝臟代謝膽紅素,維持血液中其含量穩定。一旦肝細胞受損或膽管堵塞,膽紅素代謝紊亂,血液中膽紅素濃度上升,出現皮膚黃染、尿液加深等癥狀。膽紅素數值持續異常升高,很有可能肝臟病變加重、警惕肝硬化的可能。
3.凝血因子
肝臟是合成凝血因子的場所,肝細胞受損嚴重,凝血因子的合成會大幅減少,導致人體的凝血功能異常。輕微碰撞就出現瘀青、牙齦頻繁出血,或檢查發現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很有可能肝臟已經發展成為肝硬化!
如何抓住肝硬化 “逆轉窗口期”?
1.高危人群定期篩查:乙肝 / 丙肝患者、長期酗酒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建議每 3-6 個月檢查肝功能、肝硬度值、腹部超聲。
2.發現纖維化立即干預:若肝硬度值≥7.5 kPa(提示纖維化),需在醫生指導下抗病毒如乙肝、戒酒、控制體重,并使用抗纖維化藥物如復方鱉甲軟肝片。
3.遠離傷肝行為:徹底戒酒,避免濫用保肝藥、偏方,減少熬夜和情緒波動。
肝硬化從早期到失代償期可能歷經數年甚至數十年,及時捕捉身體信號并干預,完全有可能阻止病情惡化。記?。焊闻K是 “沉默的器官”,但身體的細微變化從不騙人 —— 重視每一次不適,就是對健康最大的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