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這個世界上最考驗投胎功力的國家,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
在種姓制度之下,有的人天生就是領袖,而有的人一輩子只能做賤民。
這樣的制度不僅對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還輻射到了工作、婚姻等各個方面。
這種情況在印度首富安巴尼家族舉辦的婚禮中就能夠看的出來,這場連續舉辦了三天三夜的婚禮慶典,安巴尼家族共花費超過50億人民幣。
如此壕的婚禮吸引各界名流前來祝賀,無比熱鬧的場。
地卻因婆羅門領袖的到來而安靜無比。
一些人開始跪拜,就連總統都表現的十分恭敬。
這一場面不禁讓人疑惑,婆羅門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存在?為什么連總統面對他都要小心翼翼的?
奢華婚禮折射出的種姓等級
去年七月份,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小兒子正式舉辦婚禮,婚禮連辦三天三夜,場地布置、衣著服飾乃至到場的嘉賓,無不體現著安巴尼家族的壕氣。
前來道賀的政界人員包括印度總理和外防部長、美國前國務卿、英國前首相。
商界人員也不少,匯豐銀行董事長、三星集團會長、英國石油公司前CEO,娛樂圈更是明星云集。
為了接送這些有頭有臉的賓客,安巴尼一家直接包了100多架私人飛機,并組了一排限量款勞斯萊斯車隊。
所有的用品都是最奢華的,據估計,整場婚禮耗資至少6億美元,約合43億人民幣。
加上前期的準備工作,一場婚禮的的花費超過50億人民幣。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到場的時候,穆克什親自前去迎接,二人先是握手寒暄,隨后穆克什親自將總統迎入宴席之中,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但這還不算這次宴會最高級別的禮遇,當婆羅門領袖到場的時候,整個場面瞬間發生變化。
穆克什的妻子是婆羅門種姓出身,自然明白婆羅門領袖到場意味著什么,忙整理了自己的著裝迎上前去,向婆羅門行跪拜禮。
上一秒還在和總統寒暄的穆克什,下一秒就雙手合十,低頭鞠躬,根本不敢抬眼和婆羅門領袖直視。
就連總統也不例外,在婆羅門領袖進入婚禮現場的時候,他同樣畢恭畢敬站在一旁低頭行行禮,根本不敢上前迎接。
一幕讓很多不熟悉印度“種姓制度”的賓客都感到十分意外,畢竟在大部分國家,政府機構的官員威望要遠遠高于其他人。
而在印度這樣的準則居然不適用,這一切究竟是為什么呢?
印度社會結構與婆羅門的地位
要解釋這一切,首先要了解印度傳承了幾千多年的“種姓制度”。
公元前1500年前,雅利安人憑借健碩的身材、強大的騎射技術以及不俗的戰斗力,迅速征服了印度。
他們利用印度教信徒眾多的特點,在印度建立了一套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以保障統治力。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構成了“種姓制度”,這種制度呈現金字塔結構。
其中婆羅門為最高等級,掌控著宗教、祭祀以及教育,主要職責為傳播神的思想,因此也被稱為“神明代理人”。
剎帝利為第二等級,擁有軍事、行政主權,除了保衛國家守護人民外,還需要擁護婆羅門的領導。
吠舍作為第三等級,主要構成人員為商人、農民以及手工業者,負責生產活動,也是唯一擁有經營權利的種姓。
最低的等級為首陀羅,是人口最多的種姓,也是地位最低的種姓。職責是給其他種姓當仆人,服務于其他三個高等種姓。
除此之外,幾千年的發展下來,婆羅門幾乎已經將宗教思維根植進每個人的腦海中。
他們不但借神明的名義改變眾人,還擁有著解讀經典、改變法律的權利。
婆羅門將自己塑造成印度社會的最高層人士,超越了一切世俗法則。
不管犯了多大的事,即便是身背幾條人命也不會被判死刑。
誰要是冒犯了婆羅門,必然會遭嚴厲的懲罰。
被奴役一生的低種姓人
種姓制度不公,是每個底層印度人的共識,然而他們寧愿受幾百幾千年的壓迫,也似乎從來沒有反抗過,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
根據印度人口調查數據估算,婆羅門的人口數量最少,約占5%,剎帝利4%,吠舍2%,而首陀羅占人口的45%之多。
低種姓占據絕大多數的人口,卻沒有因為遭受到長期壓迫而掀起大規模的反抗,這主要是受到宗教思想的影響。
在印度教之中強調,會生在低種姓的家中,是因為上輩子做了孽,這輩子贖罪后才能夠有機會成為高種姓家族的一員。
這樣的觀念世代相傳,根深蒂固,后輩們也因此漸漸失去了反抗種姓制度的勇氣。
除了宗教影響之外,職業與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種姓人的反抗之路。
掌握國家命脈的政治、經濟、教育均被掌控在高種姓的人手中。
首陀羅只能從事傭人、工匠、清理下水道、掏糞坑等體力勞動。
這類群體往往受教育程度低,反抗思維沒有建立起來。
即便是在他們之中有人想要破除“種姓制度”,也受限于沒有合適的反抗手段,根本沒法和高種姓的勢力抗衡而作罷。
1947年印度獨立之后,印度的種姓制度的確存在這一定的變化,首先是政府取消了種姓歧視,鼓勵低種姓學生進入學校接受教育,
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不斷發展,印度的種姓制度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吠舍等級之中也出現了總統納倫德拉·莫迪這樣的大人物,以及穆克什·安巴尼這樣杰出的商人。
即便如此,印度的種姓制度依然存在。
即便是富有如穆克什這樣的人,按照古老的種姓制度,他們仍舊是禁制娶婆羅門女子為妻的,因此這段婚姻在一開始就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雖然穆克什憑借財富帝國成功打破規矩,但婚后的他仍舊十分尊重妻子。
這樣的情況在男尊女卑觀點嚴重的印度十分罕見,因此也有人猜測穆克什對妻子的尊敬并不僅僅是愛情,而是身份差異所導致的敬畏之心。
結論
從“種姓制度”的視角看印度社會,不難看出印度仍舊是一個受神權思想影響嚴重的國家.
種姓制度對于印度人的生活方式、婚姻選擇等均存在較為明顯的阻礙作用,這些問題甚至會對印度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產生影響。
盡管印度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斷推行反種姓制度和反宗教歧視的運動,讓人們了解到自由平等的理念。
但想要徹底改變民眾心中的成見,仍舊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或許就是印度現如今面臨的困境,經濟發展的進程無法拖動文化與宗教前進。
這一點印度真不如多和中國學習,正視傳統文化帶來的影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本國人民創造一個更加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社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