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印巴局勢日前驟然升級后又實現停火,雙方目前的停火諒解協議雖仍在執行,但印度輿論場上卻持續喧囂,尤其是炒作所謂“中國參與印巴交火”。自稱獨立智庫的新德里聯合作戰研究中心最新宣稱,中國在本月的印巴沖突中為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系統和衛星支援。有的印媒近來誣指中國庇護“恐怖主義”,個別印媒還將中國想象成所謂“反印軸心”的一部分。一些西方媒體迅速關注并放大了這種聲音,試圖在其中“帶節奏”。
網傳飛機殘骸照片(右),以及此前印度空軍序列號為“BS 001”的陣風戰機照片 社交媒體
其實,就在稍早時候,印度政府剛剛辟謠了媒體報道和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外長蘇杰生稱中國衛星幫助了巴基斯坦”的假新聞,并建議“保持警惕,避免上當受騙”。自印巴沖突爆發以來,中方不僅多次呼吁雙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勢升級,還先后通過各種渠道與兩國分別進行了多次接觸,中方期待印巴通過對話談判妥處分歧,回到政治解決的軌道上來。
目前印巴官方都沒有將第三國牽扯進沖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雙方都不希望將局勢進一步復雜化的意愿。但印媒則出現關于所謂“中國介入”的持續炒作,不僅無理取鬧而且十分危險。首先,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這在國際上有目共睹,所謂“中國庇護恐怖主義”的指控根本是無稽之談。其次,因巴基斯坦購買中國武器裝備而指責中國更是站不住腳,印度軍方購買了大量美國、俄羅斯和法國的武器,難道可以說美國、俄羅斯和法國幫印度打巴基斯坦嗎?退一萬步說,如果中國真的軍事介入了印巴沖突,印巴戰場的局勢恐怕不是今天這個樣子。第三,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是中國對待周邊國家的理念方針,關于中國成為“反印軸心”的自我想象也純屬一些印媒給自己加戲。
這次沖突是印巴之間的事情,作為地區國家,中國希望雙方能和平處理爭端。印媒涉華炒作反映出的本質,是印度一些人對中巴戰略合作以及中印關系的復雜心態,其中也包含對中印之間力量對比的擔憂。他們不愿正視南亞地區復雜問題的深層結構性矛盾,也不愿正視巴基斯坦自身的防御意志與反擊能力提升。于是,借虛構敘事營造外部敵人,便成了一種心理和輿論上的“捷徑”。中國不應被裹挾進旨在指責對方的敘事之中,這不僅對中國是不公平和不可接受的,對地區而言也是非常危險的。
莫迪講話畫面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就印巴問題來說,無論是推動將印巴兩國同時納入上海合作組織框架,還是在聯合國等多邊場合呼吁通過對話解決爭端,中國始終致力于維護南亞的和平穩定。美國史汀生中心學者漢娜·海格蘭在此前的一篇論文中稱,從歷史上看,中國在印度與巴基斯坦大多數主要沖突和爭端中發揮了某種調解作用,面對不斷的沖突、未解決的爭端,促進該區域穩定越來越成為中國的利益所在。
自從印巴分治以來,克什米爾問題始終是困擾印度與巴基斯坦關系的核心問題,不僅兩國之間爆發了多場戰爭,也對地區安全穩定造成極大威脅。當務之急是尋找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出路,將當前的脆弱和平轉化為持久和平,而不是制造新的地區緊張。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都是中國的鄰國,中國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解決爭端,中方愿與印方一道,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增進互信、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我們也奉勸印方有關媒體和機構,停止無中生有的指控與炒作,回歸事實與理性,這不僅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也是印度自身的長遠利益所在。
延伸閱讀
隨著當地時間周三凌晨,印度向巴基斯坦展開一系列空襲,兩個核武國家之間爆發二十余年來最嚴重的交火。
印度軍方在周三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中披露,代號為“辛杜爾行動”的打擊旨在回應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游客恐怖襲擊事件。印度武裝部隊的打擊持續約25分鐘,打擊了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9處目標。
印度方面強調打擊的目標是“恐怖主義基礎設施”,但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回應稱印度的襲擊是“針對無辜平民的無端攻擊”。
喬杜里表示,印度共對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6個地點發動了24次打擊,造成至少26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婦女和兒童,另有至少46人受傷,清真寺、平民區都是印度此次襲擊的目標。
沖突爆發后,聯合國、中國、俄羅斯、美國、歐盟等全球主要力量,均發聲呼吁印巴兩國保持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對于全球資本市場而言,由于印巴軍隊的軍火來源相當復雜,這次沖突也提供了另一個罕見視角。
印度戰機遭擊落傳言引發關注
巴基斯坦軍方聲稱,在沖突中總共擊落5架印度戰機,包括3架 “陣風”戰機、1架蘇-30戰機和1架米格-29戰機,另外還至少擊落了1架“蒼鷺”無人機。
周三晚些時候,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在巴基斯坦議會發表講話,重申巴基斯坦與4月22日的事件毫無關聯,并給出了更多的交火細節。
謝里夫表示:“昨夜,印度總共出動80架戰機,襲擊了巴基斯坦境內六處地點,包括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兩處目標。巴基斯坦方面完全做好了準備.....巴軍戰機沒有離開我方領空。等到印度方面剛釋放完載荷,我們就攔截了他們的戰機并擊落了五架。其中一些墜落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還有一架落在巴廷達。”
在克什米爾南部普爾瓦馬發現的飛機殘骸
目前印度政府和軍方尚未對這些說法給出正式回應。匿名印度政府官員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確認了印軍有戰機墜毀的消息,但謹慎地強調“原因尚不明確”。
軍備研究服務公司的分析師特雷弗·鮑爾表示,通過網絡上傳播的“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墜毀戰機”的殘骸照片,可以判斷殘骸為飛機的外掛油箱,可能來自印度空軍列裝的“陣風”或“幻影”戰斗機,這兩種機型均由法國達索航空公司制造。
可能受到這一消息影響,達索航空的股價周三開盤后持續走低,截至發稿時跌超2%。
法國達索航空公司股價開盤后持續走低
與此同時,多家印度媒體發布疑似巴基斯坦空軍發射的空對空導彈導引頭。導彈型號疑似為中國外銷版本的霹靂-15E空對空導彈。
印度媒體發布的疑似巴基斯坦空軍發射的空對空導彈導引頭
巴基斯坦前空軍準將兼戰斗機飛行員哈立德·奇什蒂表示,巴軍配備的“梟龍”戰機配備的機載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使其能夠更有效地使用導彈。
奇什蒂表示:“人眼只能看到幾公里遠,其余部分需要雷達而非導彈完成。”
此前受到相關傳言影響,也引發A股市場的航空工業集團板塊周三大漲。
軍火貿易來源的變革
由于印巴兩國的歷史沿革,這兩個國家的軍火貿易變化,也凸顯出地緣局勢的不斷洗牌和重構。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統計,在過去幾十年里,印度顯著減少了采購俄羅斯軍火的比例,從本世紀頭十年超過70%降低至36%。在過去4年里,印度采購法國、以色列和美國的軍火比例分別上升至33%、13%和10%。
在過去幾十年里,印度顯著減少了采購俄羅斯軍火的比例
同樣自阿富汗戰爭結束后,巴基斯坦的絕大部分軍購也已經轉向中國。在本世紀頭十年中期,中國僅占巴基斯坦武器進口來源的38%,而過去四年這一比例已升至超過8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