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天氣干旱,山西陵川縣雙底村附近的一處河道枯水,河床上密密麻麻躺滿了小魚,這一幕讓很多網友感到興奮,急問:現在去撿還來得及嗎?
當然,也有不少網友憂心:這么多小魚擱淺,真是太可惜了,用啥方法能挽救它們。
這到底是自然的饋贈,還是生態警鐘?
2025年5月16日,山西一位網友用手機記錄了這一幕:小溪 “縮水” 了一大半,只剩下個別地勢低的地方還有一點水之外,其它地方早已枯水,河床全露了出來,石頭縫里面全是擱淺的小魚,有的還在亂跳。但由于河水即將干涸,這些小魚的命運好像已經被注定。
另一處尚存有一點水的水洼內,幾乎全是密密麻麻的小魚,看來河道枯水之后,它們將這處水洼視為保命的地方。由于魚的密度過大,在太陽的照射下,一些小魚已經翻了白肚,如果上游不來水,它們估計撐不了多久。
一位陜西老鄉看到小魚滿河床,一下來了勁,直呼:“這么多魚好羨慕啊,快告訴我現在過去撿還來得及嗎?”
評論區還有不少網友急求位置,看來大家都想去體驗一下抓魚的樂趣。
但現在這個狀況,大家還搶著去抓魚,到底合適嗎?
據拍視頻的網友透露,近期由于天氣干旱,河道沒水了,加上天氣又炎熱,導致這么多小魚集體擱淺……
擱淺的魚群,被一些人撿了回去,如果沒人撿拾,估計過上半天就會腐爛。
這些小魚擱淺的河道,位于山西的雙底村,這里是太行山大峽谷的一個村落,喜歡自駕游的網友可能比較熟悉這個地方,每年暑期,都會有家長帶著孩子來這里避暑、戲水。
從目前這個狀況來看,由于干旱缺水,最近想要來這里玩水估計會失望了,河道里的魚都集體躺平了,唯一能挽救它們的就是盡快來一場及時雨。
小編查詢了一下當地天氣,可能要過一周才會有雨水。到時候這些小魚,估計全都已經曬成魚干了。
圖片中那些擱淺的小魚,學名“拉氏鱥”,又稱柳根子、拉氏大吻鱥,是一種冷水溪流魚,個體不大,通常在7-10厘米左右,屬于一種雜食性魚類,通常會在4-6月份產卵。
也就是說,現在正是它們產卵的季節,如果干旱持續,這些魚會不會有“滅頂之災”呢?
有網友很擔憂。
但這種憂慮,好像有點杞人憂天了。據發視頻的當地網友稱:“只要有水,不出半個月密密麻麻,大自然就是這么神奇。”
其實這就像小時候農村的河溝,有時候可能一年半載都沒水,但只要一下雨,積水后的河溝很快就會出現各種小魚。
“拉氏鱥”同樣具有這種能力,它們會在30~50厘米水深的礫石堆上面產卵,魚卵會粘附在石頭上,當水溫15度左右時,幾天時間內就能孵化出來。如果河水干涸了也不要緊,一些被埋藏在石頭縫隙里面的魚卵,只要還有一點水汽的滋潤,它們的額魚卵外殼有一層較厚的黏膜,能保護其在離開水的情況下,存活一段時間。
正如老一輩常說的“千年草籽萬年魚籽”一樣,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所以,期待太行山區域盡快迎來一次降雨吧。如果近期有雨水降臨,不但這些小魚會獲救,也會給太行山峽谷帶來另一種景象。
此次出現魚群擱淺的山西陵川雙底村,位于太行山峽谷北段,風景秀麗,適合帶家人去避暑游玩,一路上溪流較多,是很多驢友們的打卡地。從鄭州出發的話,大約2-3個小時的車程就能抵達這里。
如果周末想帶孩子去體驗一下抓魚的樂趣,這里是不錯的選擇。但去之前要看好天氣預報,最好在雨后的2-3天內出發,否則去了可能看到的是光禿禿的河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