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中美剛就關稅問題談妥,僅兩天美國又“翻臉”了,悍然對華為出手。
幸好中方對特朗普的反復無常早有預料,“兩招打七寸”,精準反制!
今年年初,就在“離職”的前一周拜登發布了一份文件,叫作《AI擴散規則》。
這份規則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把各個國家和地區分成三堆—
第一堆包含我國臺灣和17個國家,它們能夠近乎無限制地從美國進口先進芯片;第二堆囊括了120多個國家,這些未來也能進口芯片,但是數量受到限制;
第三堆就是美國眼中的“對手”了,包括伊朗、俄羅斯,我國大陸及港澳地區,幾乎被禁止從美國進口先進AI芯片。
毫無疑問,這份文件并不友好,因此一經公布就受到了外界的強烈批評與抵制,就連一些美國議員也在4月中旬致函,要求商務部把該文件取消。
按照拜登的計劃,這份文件會在5月15日正式生效,看日期逼近,美國坐不住了。
在這項政策正式生效前兩日,也就是13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BIS終于宣布它無效了。
外界對此事有所預料的,因為早在上周彭博社就已經曝出,美國商務部將采取行動,用一個簡單的替代方案來取代這份文件。
只不過誰也沒想到,在這個“簡單的替代方案”上,BIS又整了個大活—
3條新的AI芯片出口管制措施簡單概括一下,就是“不許使用華為昇騰AI芯片”“不要用美國AI訓練中國AI模型”,以及“美國企業應保護供應鏈不被轉移”。
說實話,相較于原先那份文件,BIS此次發布的三條措施對華惡意更重,因為三條措施兩條帶上了中國,第一條更是明擺著對我國華為“出手”了!
按美國商務部BIS的說法,在全球任何地方都不能使用華為昇騰AI芯片,否則就是違反了美國的出口管制,這個說法其實是有點搞笑的。
首先,中國企業用我們國產的華為H卡,居然還要受美國的法律管,哪有這樣的道理?同理放到其他國家,那也是說不通的。
其次,英偉達N卡目前又不在國內賣,美國這個說法是暗示英偉達重新來中國賣,還是說要求中國人干脆什么都別用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美國這個做法主要是震懾除中國外的第三國,讓大家在英偉達N卡和華為H卡之間選。
甚至都不是現在選,而是以后選,因為目前華為H卡國內都不夠用,根本沒富余到出口,說白了,人家是“立規矩”來了!
盡管能夠理解特朗普政府的想法,可是看到新公告,大家的反應基本上還是“詫異中帶著一點無語”。
“詫異”主要是沒想到特朗普這么快就要翻臉,要知道中美聯合聲明12日才發完,按理說現在正是中美間的“蜜月期”。
怎么特朗普又開始動用長臂管轄,打壓中國AI產業,搞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分化了?
“無語”是因為大家習慣特朗普的突然變卦了。
《華盛頓郵報》日前才發布統計,從1月20日算起,就職的100天里,特朗普已經改寫了50多次貿易規則了。
光是關稅,特朗普就出臺了10多項命令,有的出臺不到一天就被更迭了,白宮方面還能大言不慚地說“更換它們是因為它們已經達到了預期效果”。
媒體表示,白宮吹的牛是“很難想象的”。
另外在芯片領域特朗普可謂是慣犯了,今年他們已經發布了三次芯片或AI出口管制規則,主打一個“隨意”,并且有錯不改。
幸而,中方對此也算早有預料,提前給特朗普政府留了“兩招”,并且每一招都能直擊要害,打到這條“貪吃蛇”的七寸。
第一招是針對美國芬太尼關稅反制措施。
12日的聯合聲明雖然標志著上一輪關稅戰結束了,可并不是說接下來就是“哥倆好”環節,14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得很清楚,
“針對芬太尼關稅采取的反制措施,目前仍然是有效的。”
美國對芬太尼類藥物濫用且監管不力,結果事到臨頭非要把鍋甩給中國,甩得過來嗎?
甩不過來,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將整類芬太尼物質列入管理的。反觀美國,4月底還有個市長公開要給流浪漢發免費芬太尼,正如《人民日報》所說,美國借機收芬太尼稅完全是“內病外治”。
中方也不客氣,直接對美國部分進口商品加稅,一些水產品和蔬菜加征了10%,棉花、玉米以及小麥之類,更是直接加征了15%。
除了關稅反制,中方還有非關稅反制手段,比如給美國出口企業列入“不信任清單”,實行出口管制等,成效卓然。
第二招是再度限制稀土等戰略礦產出口。
這次中美會談開始前,就有媒體曝出美國計劃請求中國取消稀土限制,原因很簡單,美國“扛不住”了—
從常見的磁鐵、玻璃到燈泡,再到叱咤戰場的導彈、潛艇、戰斗機,處處都要用到稀土,尤其是軍方,要的很“急”。
此前,五角大樓決定在軍方監督下進行稀土冶煉,可見重視,不過這事并不簡單—
美國公司煉出一塊純度高達99.1%的氧化鏑,高興的跟過年似的,可是CSIS很快表示,“這只是開始,距離規模使用還差得遠!”
簡單講,技術不夠成本高,軍方缺的“稀土份額”都沒人補,更別說民間企業了。
中美“暫停關稅”后,稀土出口更成焦點。
路透社13日披露,根據消息人士所說,中國商務部可能加快審批通過重稀土出口許可,不過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也講了,期待中國取消稀土出口管制識不太現實的。
事實也是如此,就在中美發布聯合聲明的當日,中方才召開多部門聯合會議,開展了一項專項行動。
此次會議由我國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牽頭,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等重要部門,以及兩廣云貴等多個礦產大省地方主管單位都有參與,會上講得很清楚,
“預防在先,處置在前,嚴防戰略礦產外流!”
在本次專項行動的打擊目標中,“重稀土”的非法轉運正是一大重點,中方對美釋放了這樣的訊號—
中國官方都限制對美出口的稀土,美國想通過第三方轉運來獲得,更是不切實際的。
“關稅牌”沒打好,芯片會不會成為特朗普新的“籌碼”?
特朗普或許抱有這樣的幻想,不過中國反制手段在手,心中不慌,美國政府想再多,到最后恐怕也只是空想。
參考資料
《嚴管對華芯片出口,美新規“換湯不換藥”》北晚在線
《加強戰略礦產出口全鏈條管控工作部署會召開》 金臺資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開展加強戰略礦產出口全鏈條管控工作應詢答記者問》央廣網
《中美互相暫停關稅后,稀土出口現在成為焦點》 環球時報
《美國加大對華科技遏制,稱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華為人工智能芯片都違規》商業周刊
《關稅政策“兒戲化” 特朗普100天改寫50+次貿易規則》金融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