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到底選哪個樓層比較好?關于這個問題,且不說哪個樓層一定好,但最先被大多數人排除的,一定是“頂層和一層”。
像我當初選擇二套房時,起初也把這兩個樓層排除了,但考慮到這是一套改善型住宅,以后父母可能會過來居住,還是選擇了一樓。
然而,讓我非常痛苦的是,一樓方便是方便,可住進去卻一言難盡,下面就來聊聊一樓的居住體驗。
一、當初為啥會選擇一樓?
最核心的原因,肯定是為了方便父母過來居住,不過一樓本身所具有的優勢,也著實吸引了我,具體如下。
1、出行自由
住過高層的應該都知道,一旦小區入住率高了,出行不便的問題就開始凸顯了。尤其是早高峰出門上班,擠不進電梯,錯過電梯,等電梯時間過長等情況,真的是屢見不鮮。
而高層出行的痛點,恰恰是一樓最大的優勢。不依賴電梯,想出門就出門,再也不用因等電梯時間過長而焦慮了。
除此之外,對于老人、孩子以及養寵的家庭來說,一樓的便利更是實打實的剛需。老人腿腳不便,孩子活潑好動,寵物隨時遛彎,這些都是高層住宅難以擁有的生活便捷性。
2、親近自然
一樓一定得有小院才能與自然親近嗎?其實并非如此,無論是老小區還是新小區,一樓前后基本上都會有一大塊綠化空間。
春天看花,夏天乘涼,秋天落葉,冬天看雪,不管是什么季節,都可以與自然親近,那叫一個愜意。
此外,對于喜歡養花種菜的人來說,一樓更是天然優勢,哪怕沒有獨立小院,也可以在窗邊、墻角做一些小小“綠化”,生活氣息十足。
3、更加安全
就居住安全性來說,在面對一些突發狀況時,比如被困電梯、火災、地震時,一樓顯然要比高層更有保障一些。
可能有的人會說,這些突發狀況發生機率極小,沒必要那么極端選擇一樓,可真正遇到時,你就會明白“逃生路徑”有多重要了。
所以,若從極端安全角度來看,一樓確實很讓人安心。
4、價格較低
既然買房,那么必然就繞不開“價格”這個問題。通常情況下,同一棟樓的一樓,往往都要比中高層便宜不少,甚至有10多萬的差價。
對于預算緊張的剛需家庭來說,一樓顯然有著更大的誘惑,不僅減輕了自身的經濟壓力,又有了一個理想的家。
所以,從“買得起”到“住得下”,一樓無疑為很多家庭打開了一扇非常現實的大門。
二、一樓有哪些生活痛點?
無論是什么樓層,好不好住,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真正住進去才能感受到。
就生活過日子來說,一樓的痛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私密性差
一樓私密性差,應該是很多住戶最直觀的感受了。白天不敢拉開窗簾,晚上不敢開燈。否則,總感覺自己被偷窺了。時間一長,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非常沒有安全感。
怎么辦呢?一般的解決方法,都是給玻璃貼上“單向透視膜”,白天室內能看到室外,室外看不到室內,且不影響采光。
唯一的問題,就是晚上開燈后,外面還是會看到室內,所以除了拉窗簾之外,真沒有好的解決方法。
2、采光較差
樓層越低,采光越差,這一點同樣是低樓層的“通病”。尤其是對于南方的小伙伴來說,一旦進入多雨多陰的季節,室內基本上從早到晚都處于昏暗狀態。
除此之外,一樓周邊的綠化,雖然讓我們進一步親近了自然,但也一定程度上遮擋了采光率。
所以,不管小區樓間距有多大,也不管室內如何處理,一樓普遍都存在采光較差的問題。
3、蚊蟲較多
由于一樓濕氣大、植物多,蚊蟲也會非常多。尤其是進入夏季后,窗戶和燈基本上不敢開。否則,蚊蟲就會鉆到家里來。
可能有的人會說,給窗戶安裝上高密度紗網不就行了嗎?說實話,只能說稍微有一點用,并不能徹底隔絕蚊蟲。因為稍微有一點縫隙,就會讓蚊蟲“有機可乘”。
所以,每年一到夏天,就是一樓住戶最痛苦的時候,甚至連基本的通風換氣都成了奢望。
4、噪音干擾
都說高層周邊比較空曠,噪音更容易穿透到家里;其實在我看來,一樓的噪音干擾更加直接。
只要外面有人走動、說話、推車、遛狗、孩子玩鬧,聲音就會清晰地傳到室內。哪怕有綠植遮擋,也十分擾人。
所以,只能在休息日把窗戶關上,才能睡一個懶覺。可這樣一來,又會影響到通風問題。
雖說不同的樓層都有優缺點,但在我看來,除了帶小院的一樓,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家庭之外,否則都不值得購買。看似方便,實則“一言難盡”,極大影響了生活舒適性和質量。
(本文由齊家安安整理編輯,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