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這些年別人得到了房本,
而我患上了‘橋本’。”
32歲的陶女士
盯著“橋本甲狀腺炎”的診斷,
焦慮得徹夜難眠。
“我是不是離癌癥不遠了?”
可醫生一句“暫時不用治”,
更讓她不知所措。
近年來,像陶女士這樣的患者激增,
尤其中青年女性成“重災區”。
這病真像傳言中那么可怕?
為何醫生總說“不用治”?
今天,
我們揭開橋本甲狀腺炎的真面目,
幫你如何與它“和平共處”。
1
免疫系統“叛變”:
你的甲狀腺正在被自己攻擊
橋本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簡單來說,就是患者的免疫系統“誤將”甲狀腺組織當作“敵人”,不斷攻擊甲狀腺細胞,導致甲狀腺功能逐漸減退。
值得注意的是,橋本甲狀腺炎目前無法治愈,但多數患者往往沒有任何癥狀,也沒有明顯的不適。少數患者存在甲功能異常的表現,病程可能跨越數十年,表現為三個階段:
階段 特征 典型癥狀 甲亢期 甲狀腺激素短期釋放過量 心慌、易怒、消瘦 穩定期 功能暫時正常,抗體持續高 無癥狀或輕微疲勞 甲減期 甲狀腺功能顯著下降 乏力、怕冷、浮腫、記憶減退
提醒:90%患者最終會進入甲減期,但及時干預可延緩進程。
2
常見誤區:
從“炎癥”到“癌變”的過度恐慌
不少橋本甲狀腺炎的患者,時常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卻被鋪天蓋地的“偽科學”信息搞得更加困惑。以下是關于橋本甲狀腺炎的幾個常見誤區:
誤區一:“炎癥”?吃點抗生素行不行
【真相】:橋本甲狀腺炎實為免疫性炎癥,抗生素無效。
誤區二:醫生說“不用治”,所以不用管?
【真相】:醫生口中的“暫時不用治”指甲狀腺功能正常且無癥狀時只需定期復查,但若發展為甲減或甲狀腺腫大壓迫氣管,則需藥物甚至手術治療。
誤區三:治療方法就是降低抗體?
【真相】:橋本甲狀腺炎具體表現為甲狀腺自身抗體升高。目前沒有哪種藥物能安全、有效地使抗體顯著下降甚至轉陰。
因此,橋本甲狀腺炎的現實治療目標并不是讓抗體轉陰,而是糾正甲狀腺功能異常。
誤區四:日常飲食,必須徹底戒碘?
【真相】:高碘飲食可能加重炎癥,但完全禁碘可能誘發甲減。
建議限制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日常使用加碘鹽但控制每日鹽攝入量。
誤區五:女性患橋本會造成不孕?
【真相】:橋本患者是可以正常懷孕的,但如果病情控制不佳會導致胎兒神經系統發育不良、孕婦發生流產、早產、妊娠高血壓等,因此備孕前,不論是否診斷出橋本,均需檢查甲狀腺功能。
誤區六:橋本甲狀腺炎會發展成甲狀腺癌?
【真相】:橋本患者甲狀腺癌風險略高于普通人群,但概率仍然偏低,且多數甲狀腺癌預后良好。定期超聲篩查可及時發現可疑結節,無需過度恐慌。
3
識別與診斷:
別讓甲狀腺“悄悄”受損
橋本甲狀腺炎的癥狀往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若出現以下癥狀,別猶豫,快去查甲功:
1.甲狀腺腫大
2.容易疲勞
3.代謝異常導致體重增加
4.怕冷
5.注意力不集中
6.月經紊亂等
確診兩件套:
1.抗體檢測:檢測甲狀腺功能(TSH、FT3、FT4)和自身抗體(TPOAb、TGAb)。
2.超聲檢查:觀察甲狀腺的形態和結構,排查結節和彌漫性腫大。
注意:必須將上述兩項檢查結果相結合才能確診橋本甲狀腺炎。
4
做好3件事
橋本也能活得精彩
1
定期復查
橋本甲狀腺炎患者需要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和抗體水平(如每3-6個月查甲功、每年查超聲),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同時,要警惕甲狀腺結節或其他并發癥的出現。
2
吃對喝對心態好
飲食調整:低碘、高抗氧化食物。
停止焦慮:長期壓力會加重免疫系統的負擔。
適度運動:規律的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代謝和情緒。
3
藥物真相
對于病程發展到甲減的患者,醫生會開具左甲狀腺素等藥物,幫助恢復血中甲狀腺素水平,維持甲狀腺正常功能。
按時服用藥物的患者往往正常生活不受影響。
來源: 長江健康融媒、揚子晚報、丁香園、澎湃新聞
編輯:謝蘇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