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5.7那場空戰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總共動用了多達125架戰機參戰,這是本世紀以來規模最大且最現代化的一次空戰,就連打了整整三年的俄烏沖突都沒有出現過。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看點,那就是在5.7的空戰當中,雖然巴基斯坦以零戰損的驚人戰績,直接擊落到印度方面多達6架戰機,但雙方在這期間竟然都沒有進入對方境內。也就是說,雙方在這一戰中都是隔著邊境利用空空導彈遠程對打,而且最遠的時候雙方的戰機甚至相距160公里。
按照這樣的背景,那么當時印度那6架戰機全部都是被擊落在自家境內,不僅僅是戰機的殘骸,當時巴基斯坦空軍殲-10CE戰機所發射的霹靂-15E空空導彈的殘骸,必然也會墜落在印度境內。的確,在印巴那一次大規模空戰結束后不久,印度軍方就對外宣稱已經撿到了多個霹靂-15E空空導彈的殘骸,更是還在網上公開了這些殘骸的照片。那時候就有很多人擔心,霹靂-15E空空導彈的殘骸被印度撿到,是否會因此造成泄密呢?
最近筆者就注意到,印度方面已經對外透露了消息,稱“五眼情報聯盟”、法國、日本等,都對印度撿到的霹靂-15E導彈殘骸產生興趣,甚至還聲稱這些國家正謀求與印度合作,意圖對這些導彈的殘骸進行深入分析。對此就有人表示,如果這一情況屬實,那么我們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難道我們的霹靂-15導彈真的會因此被外國仿制嗎?
實際上在筆者看來,僅利用幾片霹靂-15E導彈的殘骸,就想對我們的先進空空導彈進行逆向分析仿制,這似乎有點不可能。
為什么呢?咱們說的簡單一點,那就是空空導彈本來就是消耗品,本來就是射向敵方的武器。所以咱們從這個方面考慮問題,那就代表著空空導彈在使用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殘骸被敵方撿到的準備。
當然,無論是本輪重點提到的霹靂-15E,還是其他的什么導彈,實際上在發射并引爆之后,這些導彈內部的關鍵組件在爆炸中大多已經損毀,因此很難從殘骸上找到完整的技術信息。當然也有分析稱,巴基斯坦當時所發射的是霹靂-15E空空導彈,這是外貿的版本,很有可能在交付給巴基斯坦空軍之前,就已經進行了相關的脫密處理,也就是保證核心關鍵技術設計信息不會因某些情況而輕易泄露。
不過,這也僅限于那些軍工自研能力薄弱的國家,對于這些國家而言,即便是霹靂-15E導彈的殘骸被他們拿到手,但想要破解也需要深厚的科研基礎和長期的相關技術積累,否則任何國家都很難在短時間內仿制,或者吃透里面的技術。簡單的說,想要從導彈的殘骸當中破解關鍵的技術設計,前提是這個國家本身就要有比較強大且先進的軍工自研能力,否則拆開擺在你面前,可能你都弄不清其中的奧秘。
但是,如果是一些本身就擁有比較強大軍工業基礎的國家,一旦獲得了導彈的殘骸,并且通過分析霹靂-15E導彈殘骸,一窺其中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水平,甚至直接仿制,即便會有些難度,但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辦到的。只不過,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在于,霹靂-15E型空空導彈那早已是中航工業10年前的產品了。一些國家要是花那么大的精力資源去仿制這么一款導彈,真的值嗎?
如今,面對不斷變化的空中作戰形式,我們早已經拿出了更先進的“霹靂-17”空空導彈,無論是在射程還是引導打擊精度等等方面,相比于“霹靂-15”都提升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還有傳聞聲稱,中國可能都已經在研制霹靂-21空空導彈了,這款導彈一旦研制成功,那么打擊射程將更加夸張,有望突破1000公里以上,而且打擊速度還可以達到三馬赫,到時候將由6代機攜帶作戰。
從這些可以看出,僅僅是霹靂-15這么一款10年前的產品,而且還是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外貿版,實則我們并不需要太過于擔心泄密因素。說的更夸張點,就算他們想仿制我們的導彈,也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我們新型導彈的研發速度。一句話概括就是:過于先進、不便展示,可若不再先進,那就隨便展示也沒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