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年三叔還在天涯更新的時候,小君就已經是盜墓迷了。
在《盜墓筆記》中涉及到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只不過當時年少無知的小君沉迷于懸疑的劇情卻忽略了這些細節的魅力,直到很久直到小發現當年小君錯過了太多的樂趣了。
不過,在追文的過程中,也有些內容給小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黃腸題湊”、“雙魚玉佩”還有“樣式雷”。
關于“樣式雷”當年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還歸功于它的名字有點“雷”,雖說書中有整整兩章的內容名為“樣式雷”,但除了這個怪異的名字,小君卻不曾留下太深的印象,畢竟對于建筑領域小君并不了解。直到多年后,小君才知道,“樣式雷”便是明清建筑的巔峰。
所謂“樣式雷”所說的便是清代的建筑世家雷家。因其八代人累世供職清朝宮廷建筑機構“樣式房”并長期擔任“掌案”因此被譽為,“樣式雷”。樣式雷家族創造了5項世界文化遺產和1項世界記憶遺產,可以說是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獲得如此殊榮的建筑世家了。
樣式雷的獨到之處,在于將中國古典文化中的意境和美學思想巧妙地運用在清代皇家建筑上。其設計的建筑群落具有單體華麗而莊嚴,整體則有序且壯觀的特色。
樣式雷家族始于清初。雷家原居住在南京,隨著三番之亂的平定,家族中逐漸開始有人北遷,其中就包括了樣式雷第一代雷發達。
雷家在南京本就是建筑工藝家族,到了北京之后雷發達便憑著自己的祖傳手藝在清廷中嶄露頭角??滴醵辏装l達就參與了清廷宮禁的營建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賞識,由此開啟了樣式雷兩百多年的傳奇史。
其中除了雷發達外,家族中人才輩出。雷發達的長子雷金玉繼承了父親的技藝,是第一個執掌樣式房的雷家人,他參與了圓明園的設計,從圖紙到燙樣再到動工營建都由雷金玉主導。
雷家璽是雷家第三代,參與了圓明園和頤和園的設計和修建。其三子雷景修則收集和整理了家族的建筑圖樣和燙樣,為樣式雷家族的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雷家的第七代雷廷昌亦是許多還價建筑設計和主持營造者,如天壇祈年殿,正陽門等。
八國聯軍侵華時,北京的很多皇家建筑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雷廷昌依然主持了大規模的修復和重建工作,其中包括正陽門及箭樓等城樓、大高玄殿、中南海等。使得這些古典建筑得以留存至今,為中國古代建筑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但雷士家族的成就和貢獻不僅僅體現在他們參與建造的建筑本身,重點更是體現在他們獨特的建筑理念和設計手法上,以及其留存的大量建筑圖樣、燙樣和文字資料上。
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古典建筑的記憶多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使得古代建筑的技巧僅留成品而技藝和設計理念則早已失傳。這使得西方建筑學界一度曾質疑我們的古典建筑僅“依靠經驗”“沒有設計”。但樣式雷流傳下來的大量圖文和燙樣正好彌補了中國古典建筑“見物不見圖”的不足。使得中國古典建筑的文化理念和深刻內涵足以彰顯,因此意義相當特別??梢姟皹邮嚼住眻D檔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活化的文化資源。
2007年8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樣式雷”圖檔正式入選《世界記憶名錄》。表明其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筑的“基因庫”,更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