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麥卡倫是威士忌拍賣市場的標志性存在,常年位居各大拍賣平臺烈酒成交額的榜首,份額遠超其他品牌。然而,市場風向正在發生微妙變化。2024年蘇富比葡萄酒與烈酒市場報告顯示,麥卡倫在該平臺的成交額占比由2023年的33%驟降至18%,其身后輕井澤(17%)與貴州茅臺(15%)步步緊逼。
這一變化不僅意味著麥卡倫式的“高泡沫投資神話”降溫,也預示著烈酒市場正在回歸更加理性的評價體系。泡沫退去后,市場也為其他品牌騰出了更多可能性。
01
一年蒸發255萬元,麥卡倫一款81年拍品價格大跳水
2024年麥卡倫在蘇富比的關鍵詞是:去泡沫。
在2024年蘇富比烈酒成交額排名TOP10中,麥卡倫最高成交價為25.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1萬元),位列總榜第三。該拍品為麥卡倫 The Reach 81年,然而對比2023年同款產品在蘇富比拍出的60.5萬美元(約436萬元)成交價,價格縮水達255萬元。
同時,麥卡倫在榜產品數量也明顯減少。2024年僅有兩款產品入榜,平均成交價21.3萬美元,而2023年有四款產品上榜,均價則被1926 Valerio Adami版本(成交價270萬美元)大幅拉高至105.65萬美元。
2024年,麥卡倫既未能憑借常規老年份產品穩住基本盤,也未出現引爆市場的爆款,雙重因素疊加,導致其整體表現下滑。這一趨勢亦折射出高端烈酒市場正在經歷調整期。蘇富比數據顯示,2024年酒類拍賣總成交額為1.14億美元,較2023年的1.59億美元下滑28%,宣告連續三年高速增長階段的結束。
不過,不同品牌之間的“喜悲”并不相通。麥卡倫的讓位,為其他品牌帶來了新的機會。例如,日本輕井澤從2023年僅1款產品上榜,躍升至2024年的5款,其中“富岳三十六景”系列因其集郵屬性與文化敘事受到歡迎;此外,美國波本威士忌 Pappy Van Winkle 和蘇格蘭大摩也開始頻繁上榜,市場呈現出更具多元化的投資偏好。
這背后是奢華烈酒市場“投機場”邏輯的式微。收藏開始回歸文化與飲用價值的正軌,審美認同、品牌文化和圈層歸屬成為新的驅動力。在這種心智切換之下,過度依賴炒作紅利的品牌自然面臨冷卻周期。
02
麥卡倫泡沫退潮,從拍賣場蔓延到流通市場
麥卡倫的降溫不只出現在拍賣場,在中國市場的流通端也有所體現。
以麥卡倫雪莉桶單桶與藍鉆雙桶兩條主力產品線為例。18年產品目前庫存高企、動銷乏力,部分區域甚至出現價格下探。根據經銷商反饋,雪莉桶18年自2025年起批發價穩定在3000元以上,但近日福建的部分區域已跌破至2900元;藍鉆雙桶18年則從2350元左右下探至2200元。
一位廣東經銷商透露,“現在18年的動銷速度依然比較慢,之前傳出今年18年要換包裝的消息,但是對老庫存的刺激作用不是很明顯,預計未來大家對新品的熱情也不會太高。”
4月1日,麥卡倫對12年產品提價:雪莉桶單桶上調1.5%,藍鉆雙桶上調2.5%。提價短期內帶來一定效果,雪莉桶12年批發價由700元小幅回升至720元,藍鉆雙桶穩定在540元左右。但從終端反饋看,目前正處市場淡季,威士忌整體動銷壓力依舊較大。福建漳州洋酒經銷商張小泉表示,端午節對動銷拉動有限,中秋等銷售高峰尚遠,價格走勢仍將震蕩。
麥卡倫之所以進入去泡沫階段,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其產品價值與市場價格的脫節。過去幾年,麥卡倫通過高年份、限量款式持續推高品牌稀缺性,吸引大量投資性買家入場。但隨著全球經濟環境趨緊、高凈值人群投資策略轉向保守,麥卡倫部分高端產品的溢價邏輯出現崩塌,無論在拍賣場還是流通市場上,成交價格不再支撐原有敘事,去泡沫成為趨勢。
另一方面,麥卡倫常規產品線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復雜的產品線令經銷商眼花繚亂,而產商推新之路仍在繼續,未顯示出產品聚焦的態勢。另一方面,消費者也在逐步成熟,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光環,而是轉向性價比更高、更多元的產品。這意味著,麥卡倫不僅面臨估值回調的現實,更面臨用戶心智的更新換代。
從投資神話到理性回調,麥卡倫的階段性退潮并不代表其品牌價值的終結,而是市場對其重新定價的過程。當泡沫消散,誰能沉淀為真正具備文化價值與飲用價值的長線資產,才是下一輪競爭的關鍵。在這一背景下,麥卡倫要想重新贏得市場青睞,既需要回歸產品力與品牌敘事本源,也需在高端之外重建“值得喝”的真實理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