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低價內卷,CBI500重新理解品牌。
來源| 聚美麗
作者|飄 飄
“什么是品牌?”、“流量品牌與長期品牌,差距在哪?”……
聚焦當下美妝行業,隨著資本退潮、市場回歸理性,品牌長期主義的價值愈發凸顯。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珀萊雅、可復美、薇諾娜等為什么領跑市場?
核心在于其對品牌力建設的深度聚焦——這一底層邏輯,正是破解美妝品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切口。
正如日前(5月21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官網發布的《全球品牌中國線上500強》榜單(簡稱CBI500)所示,聚美麗從中洞察到:真正的高質量品牌,其對抗周期的核心能力在于突破市場低價內卷與流量至上的誤區,始終將品牌聲量、用戶心智、產品創新和市場口碑的建設置于關鍵位置。
11大國際美妝入百強,國貨占三席
據悉,該榜單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商學院編制,由阿里巴巴淘天集團提供技術支持,以真實消費者購買行為為基礎。
除了榜單之外,還發布了《中國線上消費品牌指數(CBI)》和《中國線上品牌購買力指數(BPI)》兩個品牌消費指數。
其中,CBI指數越高的行業,在中國線上市場的品牌化程度越高,可以看到美妝是品牌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
圖說:美妝是品牌化水平最高,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
而《全球品牌中國線上500強(CBI500)》榜單對中國線上各個行業品牌質量進行全面解讀,并刻畫消費品質變化,為品牌發展和商業戰略提供參考。
從榜單來看,500強中含56個美妝品牌,占比非常高,是品牌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進入百強的國貨品牌僅有珀萊雅、可復美和薇諾娜,而毛戈平位居102名緊隨其后。
其中,珀萊雅遙遙領先,位列第21名,與歐萊雅相差9個名次;還有可復美擠進前50,高于修麗可、資生堂等大牌。
此外,榜單中還有一眾國貨入圍,如自然堂、韓束、百雀羚、谷雨、至本等。
△圖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官網
結合排名來看,聚美麗發現,占據榜單前列的美妝品牌都有一個共性——重視品牌力的建設。
而榜單也對衡量標準進行闡述,其指出依據品牌知名度、新銳度、忠誠度和美譽度得出上述排名。這四大維度恰好對應品牌力的關鍵要素——聲量、創新、心智和口碑。
同時,從該“硬核”榜單中,能夠看到國貨品牌雖發展迅速,但與國際大牌仍有差距,需積累更厚實的品牌資產。這從618大促情況中,也能窺見一二。
天貓美妝618首日成交榜顯示,TOP20席位中含16個國際美妝,其中蘭蔻和巴黎歐萊雅分別暫列2、3名。而國貨方面,僅有珀萊雅、可復美、薇諾娜和毛戈平進入決賽圈。
不過,國際品牌還是快速拉動了618的增長引擎。開售首日,蘭蔻、歐萊雅、修麗可、雅詩蘭黛、CPB等均在1小時內成交破億。而同頻、優時顏等新銳國貨均在TOP20之列。
△圖源:天貓大美妝
這一現象印證了—— 能站在賽場上的選手往往具備相對優勢,其中品牌效應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尤為關鍵。從邁克爾?波特的定位學派視角分析,這種品牌優勢的構建可歸結于三大基本戰略選項——總成本領先、差異化和聚焦。
輻射到國內外品牌身上,也就是各有“看家本事”。如在彩妝、護膚賽場上,國際美妝背靠巨頭,具備總成本領先的勝算。同時,在百年的優勝劣汰中,其已沉淀研發、品牌力、營銷和用戶資產,具備抗風險能力。
反觀,作為“本土品牌”的國貨美妝,其發展主要依賴于差異化與聚焦策略。
這背后,有兩大突出共性:其一,市場反應速度快;其二,供應鏈極度靈活。
從歐萊雅、珀萊雅們中得到的品牌啟示
除以上具備綜合實力的品牌,在中國市場還有一批依賴于“性價比+投流+爆品”的品牌闖入視野,但轉瞬消失或換殼重新收割。
而這樣的案例,在一眾新銳品牌中并非少數。尤其是國貨彩妝的生命周期普遍偏低,據不完全統計近年倒下的彩妝高達數十個,大多是以低價爆品、投流種草的模式生存。
為什么會如此呢?有的人歸結于借助流量就能燒出大品牌的時代已過去。但從根本上看,欠缺奔長線或穿周期的本領。加之,愈演愈烈的價格戰洪流中,一眾品牌陷入了求流量,重視GMV,從而忽視品牌體系的搭建。
正如,帕特廣告創始人屠偉偉在親歷彩妝品牌生生死死后,告訴聚美麗“從死亡的品牌里能夠學到更多的是,依賴于渠道紅利的品牌不會長久,唯有研發力、產品力等才是品牌穿越周期的底氣?!?/p>
反觀,為何歐萊雅、珀萊雅們歷經渠道變革與市場風口切換仍屹立不倒?只因它們把品牌力的建設作為穿越周期的關鍵要素。
1.歐萊雅們中國市場通過天貓押注長期主義
當國內美妝市場步入新周期,重新審視外資品牌的當下與未來可見:國際美妝巨頭始終重視中國市場,不僅持續加碼在華投資,更通過深度本土化降低對短期流量型銷售的依賴,重塑品牌價值,回歸長期主義,以適應市場變革。
基于此,很多國際美妝品牌從線下到線上,加碼電商渠道,全網種草,并對核心承接性渠道天貓加大投入。天貓平臺專注于人場貨模式,適合作為成交主場承接全網種草產生的購買,其重視完善店鋪產品矩陣、策略扶持等也與國際大牌的理念相契合。
2024年8月,原巴黎歐萊雅總經理宗國寧在天貓金妝獎上透露,“2023年-2024年,品牌在中國電商的日銷占比由28%提升至44%?!?/p>
也就是說,哪怕不靠直播或營銷活動引流,像歐萊雅這樣的美妝品牌仍有超高的自然流量。這依賴于,這期間歐萊雅集團對大品牌煥新、引入新品牌,創新的內容營銷等措施。
另外,從今年的Q1數據也可以佐證,歐萊雅并非唯一符合這一規律的企業。據集團公布,“歐萊雅北亞區增長7%”、“雅詩蘭黛中國大陸呈現中個位數增長”,意味著美妝國際巨頭深耕中國市場的行動在持續推進。
而歐萊雅集團北亞總裁、中國首席執行官Vincent BOINAY博萬尚也屢次提及,“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從側面應證,中國市場還是美妝品牌全球化的兵家必爭之地。
2.珀萊雅們以大單品,奔向長期主義
另一方面,部分國貨品牌以大單品、IP化等措施,在天貓實現精細化發展:今年3.8大促,珀萊雅之外,毛戈平和彩棠兩大化妝師彩妝進入TOP20。
愈來愈多頭部國貨能在天貓“戰役” 中嶄露頭角,與其綜合實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以珀萊雅為例,其堪稱國貨美妝中,通過品牌建設實現突圍的典型樣本:早期以“補水專家”“海洋文化” 為標簽,如今轉向 “科技抗衰” 賽道,完成從 “追風口” 到 “造風口” 的跨越。因此,珀萊雅躋身頭部陣營,從2023年雙11開始,幾乎長期在大促穩居榜首。
而珀萊雅時至今日的成績,本質是對品牌價值的長期深耕—— 通過精準的定位迭代與技術壁壘構建(自研成分環肽161等),使其在競爭中形成差異化優勢。
對此,原珀萊雅總經理方玉友曾于2023年聚美麗大會上,將品牌的成功總結為:做好了科技力、產品力、營銷力這三件事。
“品在前,牌在后,有產品才有品牌,所以要持續投科研”方玉友如是補充。
正是,理念先行之下,珀萊雅以引領“早C晚A”的護膚革命,成功打造紅寶石&雙抗兩大抗衰王牌。
從歐萊雅、珀萊雅們中,品牌化是長線發展的關鍵所在。想要真正做好品牌,應該從打破流量認知開始,借助科技夯實產品,沉淀品牌資產。
國貨美妝鎖定TOP10,還缺什么?
如前文所言,國貨美妝在本土發展利好。但距離成為全球化品牌,還有一段路要走。
若把國貨美妝與國際大牌放到同一平行時空中來看,2017年前后開始的新銳國貨浪潮期,也是國際大牌不斷探索全球化的進程。
回顧2017-2019年,是中國孕育本土美妝的黃金期——電商流量和大波資本加乘下,一批美妝新消費品牌通過高舉高打,投流燒錢的模式,沖到了電商榜單的頭部。它們部分看似成為了高增長的大品牌,但是時至今日已悄無聲息。
而在相同的時間里下,國際美妝則處在全球化周期。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其通過持續的品牌體系建設,深耕市場度過了階段性的波折。
故而,我們看到了在歷年雙11天貓大促中,國際美妝長期占TOP10絕大多數席位。其中,歐萊雅、雅詩蘭黛幾乎鎖定前5席位。
但國貨與此大相徑庭,2016-2017年,因國際美妝對線上渠道響應的空窗期、決策速度慢等契機,國貨品牌在電商渠道率先占領份額。其中,2016年更是有5大國貨位列TOP10。
但是當國際美妝對電商渠道有所洞察后,其通過品牌力的積累迅速地向電商渠道布局。由此,2018年起,天貓品牌競爭白熱化,國貨中薇諾娜、完美日記、珀萊雅等紛紛進榜。這也與它們在品牌、渠道等方面持續沉淀有關。
從國貨美妝的起起落落中,可以看到的是,雖然銷量領先的品牌眾多,但是相對擁有強心智的品牌較少。這意味著,國貨品牌仍需品牌力的建設,包括解決解決科研、出海、差異化等課題。
另一方面,國際大牌能夠在天貓快速完成渠道變革,背后遠不止是我們看見的高銷售數字。在其品牌力積累外,還與天貓的調性有關。
天貓與以短視頻、流量為最終導向的興趣電商有所區別,其生意模式更垂直與精細化。據悉,天貓擁有超20+垂直品類場景標簽,特別是精細化的人群標簽,能為客群的增長和心智轉化賦能。
不僅如此,天貓還持續深耕與聚焦,并加碼對原創品牌的扶持。
今年4月,天貓集中全力支持品牌增長。其TopTalk大會上透露,天貓今年的關鍵詞為“品牌全面增長”,全力扶優支持原創,激勵品牌高增長。
拆解來看,這些舉措已在眼下的美妝賽道中交出了實質性成績單。從618來看,錦波生物旗下“新面孔”同頻以“重組膠原蛋白他+次拋”的組合大單品,闖入天貓榜單前列,驗證了天貓布局原創品牌增長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珀萊雅在618的快速破億中,可見品牌不僅是企業對抗周期的生存底牌,更是企業真正的深耕于市場的關鍵所在。
流量退潮后,只有品牌建設能對抗周期
從上述的TOP榜單中,看見國際品牌的持續高歌,以及部分國貨品牌探索持續的品牌化的路徑。這表明,在一眾流量品牌黯然離場后,市場競爭白熱化下,唯有品牌建設才可以抵抗周期性的動蕩。
如OIB.CHINA總經理、新銳品牌研學社創始人吳志剛所言,“在沒有資本干擾下,反而是打明牌的時代。品牌應該更加關注提高運營效率,如總成本領先戰略。而不是追求一時一勢的熱詞或虛假概念?!?/p>
從此次硬核的榜單中,窺見一二的是,國貨美妝在經歷資本加持,流量造風口后,已從煉金走向驗丹。這也是品牌真正進入生命周期的開始。
視覺設計:樂樂
微信排版:飄飄
責任編輯:高高
AI在2025年初因Deepseek的崛起而引發國人熱議,但很少有人了解AI的技術迭代及底層邏輯,聚美麗邀請前英偉達科學家、MetaNovas CEO王梅杰做的專題演講,是化妝品行業第一次深度回顧AI發展簡史:
看完不妨給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