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br/>“我吃兩個就夠,都是你的?!?br/>
這兩句曾經爆火網絡的問答對話,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第一句是出自朱自清的《背影》,朱自清父親對他說的話,有人這么對你說,那其實是在暗示“我是你爸爸”。
而第二句教科書式的回懟,是出自老舍的《駱駝祥子》,老馬對孫子小馬說的話,這句回復是暗示“我是你爺爺”。
眾多網友在玩梗之余,或許也能想起曾經在學習《背影》這篇課文時,被朱自清父子二人的感情打動。
但歷史不忍細看,朱自清和他爸爸的感情,或許真的只能局限于《背影》之中,因為在真正的歷史上,朱自清從“朱家大少爺”,到教書為生卻“餓死不吃救濟糧”的朱老師,基本都是拜他的這位好爸爸所賜。
可以說要不是朱自清的爸爸荒唐事做的太離譜,把家業敗得一干二凈,朱自清絕不會有一個“餓死”的結局。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位民國“作爹”的荒唐人生,就來細看一番這段打動過無數學生的《背影》歷史。
“朱局長”上任:升官發財多老婆
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是同治八年(1869年)生人,也是揚州書香門第出身。
在晚清這樣的亂世中,很多名臣都嶄露頭角,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等不勝枚舉。
但苦讀了幾十年圣賢書的朱鴻鈞卻是一直連個“名臣毛”都沒撈到,早年靠著科舉余溫混了個小官,一直在江蘇東??h隨心躺平混日子。
直到八國聯軍侵華后,滿清為了“湊錢還債”,加大了賣官鬻爵的力度,朱鴻鈞下了血本,這才撈了個官小權大的肥缺。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朱鴻鈞任揚州府邵伯鎮知事,掌管著鹽務稅收。
這位祖籍浙江紹興、本姓余的讀書人,因祖上入贅朱家而改姓,此刻正享受著官場的春風得意。他隨便動動手指,便能將歲課抽成以中飽私囊,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飽暖思淫欲,“朱局長”也是不例外,他本來已經娶了一房正妻周氏,并在1898年生下了朱自清。
但在揚州這風光無限的環境里,朱局長開始有事沒事就喝頓花酒,早就把發妻拋之腦后。
其實在那個年代,妻妾成群也不算稀罕事,朱鴻鈞作為一個傳統的封建“大家長”,更是能給自己找出無數個理由。
他先是納了一房潘姓小妾,原配周氏逐漸被冷落,潘氏性格強勢,在朱家的地位愈發穩固,就連見了周氏都能把鼻孔揚到天上。
然而,朱鴻鈞的欲望并未就此滿足。
1915年,他升任徐州榷運局長,類似于“煙酒專賣局長”。
所謂“玉漿金葉,點癮成金”,煙酒專賣可更是個油水豐厚的肥差,堪稱“民國油水之王”。
升官發財、權力膨脹后的朱局長徹底飄了,又動起了納妾的心思,準備再納一房“小三”。
就這樣,1915年的徐州官場,流傳著一樁桃色新聞——新任榷運局長朱鴻鈞,剛上任就金屋藏嬌,偷偷納了一房姨太太譚氏。
這位局長大人大概沒想到,自己的“第二春”竟成了家族崩盤的導火索。
從“朱局長”到“朱失業”:風流債引爆的家族崩塌
1917年初,朱鴻鈞在徐州納“小三”,像長了翅膀一樣,傳到了700里外的揚州家中。
潘姓姨太聽聞甚至都未辨真偽,頓時火冒三丈。
她可不是省油的燈,火急火燎地撲去朱鴻鈞府邸,上演“正房捉奸”大戲。
潘姓姨太當眾“一哭二鬧三上吊”。她在官邸門前的樹上掛了根繩子,然后就把脖子套了上去。
當然,上吊是假的,潘氏等吃瓜群眾都圍了上來后,當眾揭發朱鴻鈞“私吞公款包小三”的罪行。這件事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
一連好幾天,徐州榷運局的員工們上班下班都在談論這件事。
“哎哎哎,你知道吧,咱新來的那個朱局長,他瞞著揚州老家的原配和另一房潘姓姨太太,在徐州又養了個年輕小妾?!?/p>
“這誰不知道啊,你前天沒來不知道,那個潘太太都來捉奸了,直接進了局長辦公室一爪子就撓上去了!”
“嘖嘖嘖,好像朱局長養小老婆的錢還是貪得咱們局里辦公經費,我說連個餐補都發不下來,這朱局長看著道貌岸然的怎么這么過分。”
“誰說不是呢…”
各種言論傳的滿天飛,而且越傳越離譜,越傳影響越大,最終連《醒徐日報》都上了頭條:
“榷運局長私納新歡,原配大鬧官邸!”
當時的社會環境雖然對納妾較為包容,但朱鴻鈞作為一名官員,鬧出這種丑聞,影響實在惡劣。
更要命的是,上司很快介入調查,發現朱鴻鈞為了供養新歡,竟挪用公款填補窟窿,虧空數額還相當巨大。
丑聞疊加經濟貪污問題,上司一紙令下,朱局長當場“失業”,他的仕途徹底崩塌。
但這可不是簡單的開除就能完事了,朱鴻鈞以前挪用了多少公款,必須一分不差的給補回來,少一毛錢就要被抓去坐牢。
為了填補公款窟窿,朱家不得不變賣祖宅、田產以及朱自清母親的嫁妝,但即便如此,仍資不抵債,最終官方人員上門“抄家”,朱鴻鈞一夜之間流落街頭。
更讓人痛心的是,遠在揚州的朱老太太,聽說兒子因納妾丟官的后,氣得當場吐血。老人家那么大歲數,一口氣沒上來,就此直接撒手人寰。
這一年,朱家連遭“喪事+失業”雙重暴擊。
這便是《背影》中輕描淡寫的“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背后的真實故事,朱自清在《背影》中輕描淡寫的一句“禍不單行”,背后竟是如此狗血劇情。
此時,朱自清還在北京大學讀本科,突聞祖母過世,他連夜趕回老家。他或許不想,但作為長子長孫,不得不接手這樁爛攤子。
封建家長的“作爹”日常:拿兒子工資,罵兒媳笑容
朱鴻鈞的荒唐事不僅讓家族陷入困境,也嚴重影響了他與兒子朱自清的關系。
朱自清接受了新文化洗禮,追求自由與獨立,而父親的封建家長作風讓他極為不滿。
失業后的朱鴻鈞,生活逐漸陷入困境,也徹底暴露了“作爹”本性。
他失去了經濟來源,只能一邊變賣家產還債,一邊把全家生計甩鍋給長子朱自清,曾經風光無限的他,如今變得窮困潦倒。
彼時朱自清剛考入北大,為了省錢養家,他硬是把兩年課程壓縮成一年讀完,畢業后跑到杭州當教書匠,每月工資一半寄回家。
可朱鴻鈞并不滿足。
1921年,朱自清回揚州八中任教,擔任教務主任,朱父竟憑借與校長的私交,直接截胡兒子當月工資,連聲招呼都不打。
在他看來,兒子的錢就是老子的錢,天經地義,但朱自清卻認為,自己已經成年,工資應該由自己支配,我給你多少是我的心意,你直接去學校拿不告訴我是什么意思。
這種觀念的沖突,成為了父子決裂的導火索。
在和朱鴻鈞的爭執中,面對不以為意的朱鴻鈞,朱自清氣得拍桌:
“小偷被抓了都知道害怕,你怎么還能理直氣壯!”
新思想青年哪受得了封建家長的“工資管控”,一怒之下就此“離家出走”,到外地寧波、溫州等地執教,父子正式決裂。
更離譜的是,朱鴻鈞連兒媳的笑容都看不順眼。
朱自清的妻子武鐘謙性格開朗,即便家境艱難也常以笑待人,朱鴻鈞卻認為“家里都窮成這樣了還笑什么笑”,一見她嘴角上揚就破口大罵。
最終,武鐘謙被逼出抑郁癥,成了“不會笑的木頭人”,朱自清得知真相后,徹底寒心,寫下小說《笑的歷史》控訴父親暴行。
1921年冬天,朱自清帶著妻兒搬出去住了,朱鴻鈞覺得兒子翅膀硬了,拋棄了自己和家庭,心中充滿憤怒,不肯原諒朱自清。
帶妻兒出去不到半年,朱自清又抱著修復關系的期望,攜妻兒回到揚州老宅。
未料,朱自清還未進門,青磚院墻內傳出摔茶盞的脆響,朱鴻鈞怒不可遏地表示堅決不見這“不孝子”。
后經叔伯說情,朱自清終于能進屋了,可飯桌上只剩下冷清的殘羹剩菜,他卻連父親的影兒都沒見到。
朱自清也知道自討沒趣,五天后,攜著滿面愁容的妻子,抱著哭哭啼啼的幼子悻悻離去。
然而朱自清沒想到,這次走后,父親好像又突然變了個人。
老父親“洗白之路”:一篇《背影》拯救破碎父子情
決裂的五年間,朱家父子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朱自清在外漂泊,朱鴻鈞則守著揚州老宅,表面冷漠,卻偷偷以“想孫子”為由給兒子寫信。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鴻鈞的身體越來越差。
直到1925年,朱鴻鈞給朱自清寫了一封“賣慘信”打破僵局:
“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br/>
這封信看似是在訴說家常,實則是父親向兒子求和解的信號,而這也戳中了朱自清的軟肋。
朱自清收到信后,內心深受觸動,他想起了從小到大父親對自己的殷切期望和精心栽培,也想起了父子之間曾有過的點滴溫馨時刻,盡管過去有諸多矛盾,但血濃于水的親情讓他放下了心中的怨恨。
他更是想起八年前那個冬天:祖母剛去世,父親失業,兩人在浦口火車站分別,朱鴻鈞拖著肥胖身軀,翻越鐵道買橘子的背影,突然在記憶中鮮活起來。
一夜奮筆疾書,《背影》橫空出世,文中對父親荒唐只字未提,只留下“紫毛大衣”和“橘子”的溫情畫面。
文章發表三年后,朱鴻鈞讀到《背影》,老淚縱橫。
他顫巍巍戴上老花鏡,反復誦讀兒子筆下那個“努力攀月臺”的自己,終于放下家長威嚴,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此后,父子之間的關系逐漸緩和,朱鴻鈞雖然表面上還是不好意思向兒子一家人道歉,但內心深處對兒子的思念卻與日俱增。
每每讀到朱自清在《背影》中,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的父親的形象,那種平淡之中卻深刻入骨的對父親深深的懷念和愛意,朱鴻鈞便總是呆愣半晌,不知道在思索著什么。
荒唐人生的終局
晚年的朱鴻鈞,活成了揚州城里的落魄老頭,曾經的榷運局長,如今靠兒子接濟度日。
1945年病逝前,他或許終于明白:那個被他罵“不孝”的兒子,早已用《背影》給足了他體面。
再隔閡的父子也終會和解。
那個蹣跚著去買橘子的背影,不僅是朱自清對父親的懷念,也是對親情的永恒致敬。
如今網友調侃“我去買幾個橘子”,卻少有人知,朱自清寫下這句話時,心里藏著一場跨越十年的父子戰爭。
那個買橘子的“圣父”,也曾是搞垮家族的“作爹”。但或許正是人性的復雜,讓《背影》中的溫情更顯珍貴——它告訴我們:愛可以原諒,但不必遺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