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傳出大消息。
昨天,兩辦印發意見:
推動企業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
勞動者工資合理增長機制的說法很熟悉:
今年兩會作為重要政策亮點被提了出來。
為什么要增長勞動者工資呢?
幾個原因:
1、經濟新舊動能的轉換
從加入WTO開始,經濟就以投資和制造為主,初次分配也傾向于國家和企業,居民收入和福利兜底不足。
這種經濟模式在發展初期可以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但是到了一定階段,外需飽和甚至受阻之后,就會導致生產過剩,內需不足。
為了刺激內需,提振消費,也要增加居民收入,兜底社會福利。
2、需求不足,刺激消費
這幾年,從貿易摩擦到三年疫情,從房地產下行到經濟通縮跡象,從消費降級到內卷價格戰,從企業將本增效到居民就業嚴峻,突發情況加劇了內需不足的經濟結構。
所以,內需外需不足,提振消費更要增加居民收入了。
都知道要增加收入,到底怎么增加呢?
這次也明確了:
1、普通員工:工資總額預算周期制管理
什么叫工資總額預算周期制管理:
簡單來說,就是工資多少跟企業經營和業績掛鉤,企業賺錢多了,不能光拿去生產再投資,也要給員工增加工資。
比如:
某家企業去年盈利100億,今年盈利150億,員工總工資也應該增加50%。
這屬于初次分配。
當然,這種要求比較適合國企央企,可以直接下規定執行,民企的話,不太好強制,只能鼓勵,具體要看企業怎么做了。
2、企業高管:建立高級管理人員薪酬和績效考核制度
這塊怎么看呢?
降薪還是漲薪呢?
從這幾年的趨勢看,應該是降薪的,如果是這樣,高管降薪,員工漲薪,這也算是調整二次分配了。
3、上市企業:推動中長期激勵,長期現金分紅政策
其他人也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分享上市公司的發展成果,這塊就不展開了。
總的來說:
明顯利好國企央企員工,民企還是以鼓勵為主,看看后期會不會有新政策。
就這樣。
老百姓還是太辛苦
今天看到一個消息,2.5天休假模式開始試點,周五下午就放假,還有這種好事?
發生了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500個點贊局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