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亞馬遜和Marketplace Pulse聯合發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里面給出的一些數據,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參考。
1、亞馬遜活躍賣家4年減少了50萬
四年前,亞馬遜的全球活躍賣家數量是240萬,四年后的今天,亞馬遜的全球活躍賣家數量下跌到了190萬,整整減少了50萬。
而根據亞馬遜之前發布過的一組數據,在亞馬遜排名前10000的賣家中,超過60%的賣家是在2019年之前注冊的,這表明長期堅持下來的賣家,成功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2、每個活躍賣家的流量平均增加30%
一方面是活躍賣家數量的減少,另一方面是亞馬遜整體流量的上漲,所以每個活躍賣家的月流量比率從2021年的每個賣家2162次訪問,增加到了現在的每個賣家2837次訪問,提高了31%。
但是這里最讓人吃驚的還是小站點的比率。
雖然美國站依然在總流量和銷售量方面仍然最具吸引力,每月訪問量超過24.5億次,但一些規模較小的新興市場如今展現出更好的流量與賣家比率。
比如沙特站,就以每位賣家擁有8,228次的訪問量位居榜首,其次是南非(8065次)和新加坡(4531次)。
但是大家也不要天真的以為這些新興站點就比較好做,雖然人均流量高,但是這些站點整體的流量明顯較低,這樣既限制了整體收入上限,也限制了利基市場機會的多樣性。
3、第三方亞馬遜賣家收入創新高
亞馬遜的總營收在這4年是顯著在增長的,四年前,亞馬遜的總營收是4700億,去年亞馬遜的總營收是6380億美元,增長超過36%。
在對亞馬遜總營收的貢獻中,第三方賣家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從1999年亞馬遜首次開放第三方賣家入駐開始到現在,第三方賣家貢獻的銷售額占比已經突破62%歷史新高。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亞馬遜第三方賣家服務的收入和廣告收入的總和將在三年內超過自營零售業務的收入占比。
咱們第三方賣家其實才是亞馬遜真正的“衣食父母”。
4、亞馬遜賣家總的費用率超50%
亞馬遜的各項費用每年都在上漲,目前費用已超過許多賣家總體收入的50%。各種倉儲費、附加費、廣告費、傭金等等開支,吞噬很多亞馬遜賣家的超半數收入。
而隨著更多工廠賣家的涌入和低價平臺的崛起,亞馬遜賣家也面臨較大的價格壓力,很多賣家不得已采用“低價換銷量”的方式。
以上就是這份最新報告的濃縮版內容,希望可以帶給你一些參考。
PS:做亞馬遜賣家賣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讓自己先“活下來”。
“剩者為王”,在亞馬遜上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