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被刑事立案、銀行續貸受阻、經營活動陷入困境……多重危機疊加之下,新三板上市公司酒便利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約1.09億元,創下近十年最大虧損。
面對信任體系動搖和行業周期挑戰,酒便利雖通過擴大加盟規模、嘗試資產瘦身以及促銷清庫存等措施自救,但效果并未立竿見影。在“失控”與“重構”的邊緣,酒便利正艱難走在一條充滿不確定性的求生之路上。
01
實控人涉刑案,酒便利深陷經營與融資困局
酒便利的年報披露了一份極其嚴峻的成績單:全年營收16.79億元,同比下滑3.77%,歸母凈利潤虧損高達1.09億元。而在2023年,酒便利剛剛實現小幅扭虧,這一急劇反轉的業績走勢迅速引發關注。
事實上,年報僅是酒便利困境的集中體現。
在2024年下半年,酒便利的實際控制人、河南僑華商業實控人余增云就已失聯,并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調查。作為“華僑系”三大關鍵人物之一,余增云此前通過旗下公司控制酒便利超過52%的股份,其中96.26%的股份已進行了質押。(詳情見《酒便利實控人失聯,所持股份質押高達96.26%》)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系統性風險的爆發。酒便利2024年陷入銀行續貸困難,短期借款較上年末減少55%,而公司賬面貨幣資金雖有8600余萬元,卻有近九成為銀行保證金,流動性緊張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華僑系”崩盤也在向酒便利傳導壓力。據報道,余增云與楊宇瀟、虞之煒三人在案發前夕集體出境,所涉茅臺、黃金等理財產品金額達數十億元。
據了解,2025年初“華僑系”另一名關鍵人物虞之煒已從泰國被引渡回國,意味著該案件進入實質處理階段。
盡管酒便利一再強調“實控人未在公司任職,不影響日常經營”,但無論是持續經營能力、融資渠道,還是對上游名酒廠的配額資格,其信用基礎都已遭到動搖。在戰略投資尚未到位的當下,如何在股權動蕩中穩定運營,成為公司必須面對的第一道關口。
02
年報被監管問詢,數據質量與信息披露遭質疑
酒便利在發出年報不久后,收到了來自中國證監會旗下全國股權公司的問詢函,內容直指其核心風險,聚焦于經營持續性、費用結構異常、信息披露不完整等多個方面。
問詢函特別強調兩項異常:第一是費用結構的不合理。盡管公司營收下滑,但銷售費用仍高達2.15億元,管理費用同比增長29.55%。尤其在2024年凈減少645名員工的背景下,工薪費用卻上漲了69.03%。成本壓縮與人工支出之間的矛盾,被認為存在失真可能。
第二個重點問題是營收結構的反常。報告期內,酒便利商品銷售收入同比下降5.14%,但服務類收入卻大幅增長162.24%,主要歸因于第三方平臺的返利。監管層要求公司詳細列示線上與線下各類渠道的訂單數據與金額,以核查服務類收入增長是否真實、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需注意的是,酒便利年報中的財務數據遭到內部否定。董事焦永新與監事仝偉在年報中公開表達異議,指出公司未能查清關聯交易、利潤數據真實性存疑,年報“不能反映公司真實盈利能力”。這一表態將年報的可信度問題推向臺前,也暴露出公司內部治理的明顯裂痕。
03
自救嘗試:加盟松綁、資產瘦身與高層換血
面對持續惡化的資金壓力,酒便利啟動了一輪多線并行的“自救計劃”,嘗試通過回籠資金、壓縮成本、優化運營體系,為自身爭取更多喘息空間。自救路徑主要包括開放加盟、出售子公司股權、春節期間促銷清庫存,以及高層管理人事調整等方面。
酒便利先是在2025年春節前啟動“薄利走量”策略,聚焦名優白酒產品帶動動銷,營收同比實現階段性增長。年報顯示,節日期間公司營收同比上升超過20%,為全年業績低谷中少見的亮點。但這并未改變整體毛利率下降、存貨周轉承壓的趨勢。
2025年1月16日,酒便利還宣布轉讓旗下駐馬店酒便利52%的股權,預計可回籠資金近400萬元。這家子公司曾為公司盈利支柱之一,但近年來業績不斷下滑,并在2024年出現虧損及1200萬元以上的負債。出售該資產,被視為公司為減輕經營包袱、騰出現金而進行的“瘦身動作”。
不過后續又傳出該項轉讓計劃因價格、付款條件等因素暫停。
此外酒便利還繼續擴大加盟店規模,并采取優惠政策,如1萬元的加盟費經營滿一年可退還,投資金額也可申請下調。根據酒便利官方信息,一家縣級加盟店的最低投資額大概在55萬元左右,包括加盟費1萬元、年租金6萬元、首批貨款30萬元等。此舉被市場解讀為“以加盟補血”,即通過吸納加盟商投入緩解總部現金流壓力。
但在白酒終端競爭激烈、消費下行的市場背景下,加盟能否成為穩定的資金來源仍存疑。部分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酒便利品牌勢能不足、政策變化頻繁,加盟商回本周期拉長,信任基礎仍待修復。事實上,2024年下半年,酒便利曾短暫停止招商,部分區域門店已出現撤店現象,顯示公司在加盟策略上尚未形成閉環。
在管理層方面,酒便利也進行了一輪集中調整。2025年5月,公司完成新一屆董事會和高管換屆,總經理職務再次交由張立擔任;與此同時,曾任財務負責人的馬迅辭去董秘一職,僅保留副總經理身份。
酒便利近年來已更換多任總經理、多位核心管理人員離任,治理層穩定性持續承壓。此次人事重組,雖釋放出“恢復執行力”的信號,但在控股權不穩、戰略投資未定的背景下,新團隊能否真正穩住局面仍待觀察。對于酒便利來說當前如何進行信任修復和結構重建,才是真正要打的“翻身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