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勵勤最近兩次采訪都在強調一件事——必須加大對年輕球員的培養,帶點急迫和不止步的意思,這話擱在以往,可能會被球迷當成場面話,可偏偏國際乒聯新鮮出爐的世界排名,把這話的分量直接拉滿,擺在國乒面前的,其實不是“要不要換代的問題,而是“我們還能穩多久的大寫問號
先看男單,林詩棟、王楚欽這對年輕搭檔分別坐鎮世界前兩,梁靖崑、向鵬也擠進前十,按理說國乒局面還挺穩,可只要往后瞅一眼,從第11名到第30名,國乒的陣容直接“斷檔,只剩30歲的林高遠和更年輕的陳恒宇在苦撐,林高遠這幾年狀態起伏,世乒賽既沒在單打也沒在雙打亮出高光,年齡又成了短板,說實話,未來國乒的男線真不能指望這批老將再扛四年,尤其等到洛杉磯奧運,真不敢想讓林詩棟、王楚欽硬扛全部項目,體能和心態都是極限挑戰,萬一對手擺爛拼命,國乒這套陣容說不定就要被偷家
再看日韓的追兵,韓國、日本在男單21-30名里各有三人,數量并不恐怖,但架不住人家年輕、一波接一波地沖,尤其日本隊這幾年明顯是走“練新人路線,比賽機會給得多,年輕球員大賽經驗刷得快,反觀國乒,除了主力壓陣,二線隊員上場機會真不多,這一比較,王勵勤的焦慮就變得很現實,別看現在國乒還能靠底蘊壓場子,再過兩年,如果沒有新鮮血液頂上來,誰都知道,乒壇江湖變化快,沒人能一招鮮吃一輩子
女單這邊,國乒的統治力確實還在,世界前五直接包圓,前二十有八人上榜,陣容看著厚實,年齡配置也相對合理,但一細看,21-30名國乒只剩何卓佳一人,背后原因其實很簡單:年輕球員機會太少,隊內競爭太激烈,往往“內卷到出頭就難,外面日本隊的沖擊卻越來越猛,第6到第9名全是日本隊員,前30里日本女乒直接跟國乒平分秋色,人數持平,關鍵是日本隊員普遍更年輕,沖勁十足,每次大賽都有新人冒頭,這股新生力量,才是國乒未來最大的“對噴對象
問題來了,為什么必須要提前給年輕人機會,簡單說,國乒不能總靠一批老將反復橫跳,東京周期馬龍、樊振東們還能帶著隊伍“刷副本,但人終究要老,競技體育沒有長生不老藥,短時間里靠天賦和經驗還能兜底,可一旦傷病、狀態下滑、對手成長等問題疊加,國乒的領先優勢就會被消耗得飛快,別忘了,乒乓球是個體力與專注力都極度消耗的項目,哪怕你是馬龍,也扛不住每屆大賽都三線作戰,洛杉磯奧運周期,國乒想要繼續壓住日韓的沖擊,沒有年輕人能頂上,那真是“前浪拍死沙灘上,連主力都得被拖到“擺爛邊緣
說到底,王勵勤的思路并不難懂,國乒能長盛不衰,靠的就是不斷有新鮮血液冒出來,哪怕成績再好,陣容一旦斷層,優勢就只是“紙面上的數據罷了,這道理放在哪個體壇項目都一樣,看看日本女乒當年憑什么一步步把自己堆上來——就是敢放新人,敢讓她們在大賽里摔打,失誤了也給機會,時間一長,厚度和韌勁都出來了,反觀國乒,哪怕現在成績不錯,球迷要是還覺得“穩得一批,那才是真危險
網上有球迷說,國乒就算輪著來都能壓日韓,可你真看了世界排名和國際賽場的趨勢,心里哪還有底氣說“穩贏?現在王勵勤要未雨綢繆給年輕人開路,反倒是對國乒未來最大的負責,別等到哪天主力“擺爛,二線球員還沒練出來,那才是“全網點贊回懟都救不回來的局面
放在更大的格局下,國乒的“換代陣痛其實也不是什么新鮮事,歷史上每一次“王朝更替都有短暫的起伏和爭議,關鍵在于,能不能頂住外界質疑,敢不敢用新人,敢不敢給機會,畢竟,乒乓球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穩一代的項目,想要繼續世界第一的位置,年輕人必須能扛、敢扛、扛得住,只要有新人不斷冒頭,哪怕經歷短暫的波動,長遠來看國乒依然是那個讓全世界“頭大的存在
所以說,王勵勤這波“死磕年輕人的操作,既是危機感的本能反應,也是國乒這套冠軍機制的自我修復,等到洛杉磯奧運,誰還記得今天的爭議,重要的是,到那時國乒依然站在乒壇之巔,這才是所有球迷和懂球人最想看到的畫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