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十三)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們黨脫離群眾的危險比過去大大增加,這就是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黨要經受住“四大考驗”、防止“四種危險”的目的所在。黨的十八大之后,黨中央決定雷厲風行抓作風建設,出發點和落腳點就在這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看不到問題和癥結所在,那危險就不遠了。
《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8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35-36頁
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后特別是長期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加強作風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把出發點和落腳點歸結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來,歸結到為民務實清廉上來。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6月30日)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公仆,一要為公,不能有私心;二要為仆,不能有官氣。公仆對人民負責,天經地義。這種關系不能顛倒。任何黨員、干部,只有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當官做老爺的權力。
《在聽取蘭考縣和河南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的講話》(2014年8月27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64頁
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10月21日),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第151頁
全黨必須認識到,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我們黨執政的基礎就會動搖和瓦解;同樣,如果我們讓已經初步解決的問題反彈回潮、故態復發,那就會失信于民,我們黨就會面臨更大的危險。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2016年10月27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18頁
來源:《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
編輯:劉 銳
審核:張 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