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道的消息顯示,印巴空戰期間中國制造的戰機一戰成名后,最顯著的效果已經出現了。阿塞拜疆已準備擴大“梟龍”戰機的訂單,準備增加引進24架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制的戰機,并最終將進口梟龍戰機的訂單擴大到40架,總金額高達42億美元。
早在2024年,阿塞拜疆就花了16億美元,與中巴簽署了一份引進16架梟龍戰機的合同,當時預計這批戰機最快將在2024年底就會抵達阿塞拜疆投入使用。
在阿塞拜疆的計劃中,進口中巴聯合研制的梟龍戰機,并不是想用此款戰機取代其空軍的所有機型,而是為了彌補阿三拜疆依賴米格干29、蘇-25等老舊蘇聯時代飛機的短板,進一步提升阿塞拜疆空軍的現代化作戰實力。因為相對而言,中巴聯合研制的梟龍戰機擁有更加先進的航電設備,而且在配備的武器裝備方面,更擁有多用途的靈活作戰性能。
說白了,梟龍戰機不但可以承擔空戰任務,還可以掛載對地武器實施地面攻擊,甚至還可以攜帶遠程反艦導彈打擊敵方的海上艦隊,可以說這款戰機相比于阿塞拜疆手中現有的老舊蘇聯時代的機型,必然是更加實用。
實際上從單機價格上來看,阿塞拜疆狂砸42億美元,準備引進40架的梟龍戰機,這樣算下來,單機的價格可是高達1億美元以上,這可比巴基斯坦從中國引進的殲10c價格還要高出一倍。不過阿塞拜疆還是愿意買單,而且還要擴大訂單,說到底就是阿塞拜疆很認同梟龍戰機的性能,或者說阿塞拜疆現在非常急迫想要獲得一款可對地精確打擊的優秀機型。
因為在2020年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沖突中,阿塞拜疆從亞美尼亞手中可是拿下了大片土地,當時他們就已經意識到了空中優勢和對地精確打擊能力的重要性。而恰恰好,梟龍戰機就擁有這些優勢。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阿塞拜疆為何放棄選擇引進西方或者俄羅斯的戰機?按照西方媒體的分析稱,阿塞拜疆可能是出于戰機的成本、性能,以及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等因素綜合考慮,最終選擇了中巴聯合研制的梟龍戰機。因為,無論是美國的F-16還是法國的陣風戰機,那價格都是高得離譜,陣風戰機甚至賣到了2億美元一架的高昂價格。
當然,去年都已經下單購買了16架梟龍戰機的阿塞拜疆,這才過了短短一年時間,近日又被曝出計劃要再購買24架,準備將進口梟龍戰機的總數直接提高到40架。說到底,這可能跟印巴此前爆發的那場大規模空戰有很大關系。
在日前的印巴空戰中,不僅僅是殲10CE戰機取得了優秀的實戰戰果。更是有相關的消息披露,中巴聯合研制的梟龍戰機,同樣也在印巴最近的新沖突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據稱還直接突入印度境內摧毀了印度軍隊一套S-400防空導彈系統。雖然這一消息并未得到印巴任何一方的官方證實,但有一點跑不掉的是,中國戰機可靠的實戰性能,在印巴空戰中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
因此,阿塞拜疆突然揮出大手筆,要再花幾十億美金擴大訂單,增加引進24架的梟龍戰機,必然也是受印巴空戰中中國戰機優秀的實戰表現所影響。
此外,最近還有外媒聲稱,隨著中方與埃及舉行聯合空中演習后,埃及方面的空軍高級官員對中國的殲-35隱身戰機,同樣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這一說法未能得到官方的證實,但未來埃及從中國引進殲-35隱身戰機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畢竟中國的這款隱身戰機在研制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走向國際軍貿市場、對外出售。所以殲-35到底能不能夠抵達中東埃及,說白了主要取決于埃及方面的意向,只要埃及想買,那么肯定能賣,畢竟什么所謂的地緣政治因素對中國幾乎造成不了影響。
無論怎么說,殲10C戰機前段時間在南亞空戰中的優秀表現,或多或少已經打出了中國軍火的實戰可靠性,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未來,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準備引進新武器時,會重點考慮中國制造的武器裝備。中國軍火打開國際軍貿市場,現在看來也只是個時間問題,大部分國家對中國軍火的信任度恐怕已經來到了歷史最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