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xué)的浩瀚星河中,紀(jì)德的《背德者》宛如一顆散發(fā)著奇異光芒的星辰,以其獨特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張力,深深吸引著每一位讀者的目光。這部作品不僅是紀(jì)德的成名之作,更是一面能映照出人性深處隱秘角落的鏡子,帶領(lǐng)我們踏上一場關(guān)于道德、自由與生命意義的深刻探尋之旅。
書中主人公米歇爾,起初與世間大多數(shù)人并無二致,過著按部就班、波瀾不驚的生活。這種生活雖缺乏驚喜,卻也安穩(wěn)順?biāo)?,如同平靜的湖面,沒有一絲漣漪。然而,婚后那次非洲蜜月之旅中的大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這場“死而復(fù)生”的經(jīng)歷,在他眼中成為了“新生”的契機。
自此,他開始掙脫社會道德、社會關(guān)系、事業(yè)、親人朋友,甚至婚姻的束縛,踏上了一條背離世俗的道路,成為大眾眼中的“背德者”。他的妻子馬絲琳在知曉真相后,舊病未愈又添新病,最終抑郁離世,這一悲劇也為米歇爾的“背德”之路增添了沉重的色彩。
閱讀這本書時,一種奇妙又復(fù)雜的情感在我心中交織纏繞。我仿佛與米歇爾一同跨越了道德的邊界,犯下了“罪行”,內(nèi)心充滿了羞恥感??膳c此同時,那種順應(yīng)內(nèi)心、無所顧忌的生活方式,又讓我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快感。米歇爾大膽地蔑視一切既定的道德觀念,沖破社會編織的重重桎梏,毫無保留地遵循自己的內(nèi)心,盡情釋放和滿足人的自然本性。
他就像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我們每個人身上與生俱來的叛逆因子,那是被世俗規(guī)則壓抑在心底深處的渴望。這種渴望,或許在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刻意隱藏,卻在閱讀米歇爾的故事時被徹底喚醒。我懷著迫切的心情一頁頁讀下去,滿心期待紀(jì)德能為米歇爾的故事寫下一個結(jié)局,能為我心中的困惑給出一個答案,指引我找到這道生命哲學(xué)命題的解法。
書中米歇爾的內(nèi)心獨白,字字句句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令人陷入沉思?!吧朴跔幍米杂刹凰闶裁?,難在善于運用自由”,這簡單的話語,道出了自由的真諦。自由并非是隨心所欲的放縱,而是在獲得自由之后,如何正確地駕馭它,讓自由成為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助力,而非自我毀滅的推手。
“我珍視自己身上每一種美好情感,然而,我既不了解朋友,也不了解自己”,這種對自我和他人認(rèn)知的迷茫,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面臨的困惑?我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在對自我的探索中,不斷地尋找著答案。
“我承認(rèn),使我害怕的是我還很年輕。我有時覺得自己真正的人生還沒有開始”,年輕,本應(yīng)是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可在米歇爾心中,卻成了恐懼的來源。或許是因為年輕意味著未知,意味著還有太多的可能性等待去探索,而這種未知既讓人期待,又讓人不安。
“是選擇自己要做的人,還是做自己要成為的人;是想做社會中的人,還是追尋真正的我”,這些靈魂拷問直擊人心,讓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選擇。
讀完《背德者》,我并未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紀(jì)德也沒有為我們提供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解法。但正是這種開放性的結(jié)局,給了我們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間。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在道德與自由的抉擇中,在自我與社會的碰撞中,我們都需要自己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答案。
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們內(nèi)心深處關(guān)于生命哲學(xué)思考的大門,讓我們在不斷的思索和探尋中,逐漸明晰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命意義。(文/莊順榮 審核/胡德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