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被朋友圈的各種曬娃刷屏。看著別人家娃乖巧可愛的樣子,再想想自己家那個"好奇寶寶",真是又愛又頭疼。
我家那小家伙,一天能問出幾十個問題:"媽媽,恐龍為什么會滅絕?""蝸牛真的有牙齒嗎?""天上到底有多少顆星星?"每次被問到,我都得現場搜索,孩子還在旁邊催:"快點快點,我要知道答案!"
最近,總算是找到救星了——那就是我華為手機里的小藝。說實話,剛開始我還覺得,不就是個AI助手嘛,能有多厲害?結果一試,真香!
看紀錄片,里面有火烈鳥,孩子突然問"火烈鳥為什么是紅色的",我直接長按電源鍵喚醒小藝,小藝立馬給出專業解答,包括了食物來源、色素沉積、生長過程等多方位的原因。
而且交互方式特別方便,不光是語音,還能圈選、拖拽。比如說,帶著孩子看繪本,遇到一個博物館里面的文物,我也不太懂。然后我直接照片、指關節圈選,向小藝求助。小藝馬上識圖給出答案,比我自己手動搜索方便太多了。
現在每天晚上,我們家都有個固定節目——"問問小藝時間"。孩子把白天想到的各種奇怪問題攢起來,晚上一股腦兒問小藝。從"為什么彩虹有七種顏色"到"鯨魚為什么這么大",小藝都能回答得很到位。
有時候我也會偷偷問小藝一些育兒問題,比如"怎么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答案都很實用。感覺小藝不只是孩子的玩伴,也是我的育兒助手。
兒童節將至,華為音樂還推出了童趣展覽館,里面有《豬豬俠》《聽我說謝謝你》《小跳蛙》等熱門兒童歌曲,陪孩子時作為BGM,再合適不過了!如果不知道給孩子讀些什么,還可以到華為閱讀找找靈感,看看適合小朋友的精選好書,比如《給孩子的中國神話》、《沒頭腦和不高興》等等都可以在六一專題書單里找到。當然,家長們也可以在《閱讀教育:做孩子的成長合伙人》中,找到成為孩子成長得力伙伴的好方法。
更有意思的是,六一兒童節期間,還能喚醒小藝后跟小藝說"放風箏",解鎖趣味互動。屏幕上立刻出現風箏和藍天白云,仿佛真的在戶外放風箏一樣。孩子玩得不亦樂乎,我也能趁機休息一下。而且,上華為主題App還能換上新主題,重溫童年回憶,開啟悠閑假期~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互動讓親子時光變得更有質量。以前孩子問問題,我要么敷衍過去,要么就是一頓搜索,現在有了小藝,我們可以一起探索答案,一起學習新知識。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我也不用再為回答不出問題而尷尬。
這個兒童節,如果你也被家里的"十萬個為什么"搞得焦頭爛額,不如試試小藝。既能當學習工具,又能當玩伴,關鍵是專業靠譜,讓帶娃這件事輕松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