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布會上,小米喊出友商“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時,行業內外一片嘩然。剛剛經歷了高速車禍、退車風波等備受爭議的重大事件后,小米公開說出如此狂妄的話,真的合適嗎?這場關于小米與雷軍的爭議,早已超越企業興衰,成為觀察中國汽車生態的顯微鏡。
1.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作為網紅企業,小米的網絡流量本來就很大,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放大。
日前,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的一句話,又把小米推上風口浪尖。
在談及小米SU7(參數丨圖片)時,盧偉冰直言:“我想大家也看到了這一點,曾經有無數的對手想要用各種手段與我們對打,但事到如今,你會發現他們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很多產品的銷量連SU7的十分之一,甚至5%都沒有,這就是事實?!?/p>
一個能打得的都沒有,盧偉冰真有點狂妄。
但是,盧偉冰的狂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底氣和根據的。
自從去年3月份上市后,小米SU7就一炮而紅,成為消費者爭相搶購的爆款車型。SU7的月交付量,很快就破萬輛,甚至超越兩萬輛,已接近3萬輛,去年累計熱銷13.5萬輛。
今年第一季度,合計交付7.6萬輛,累計交付量已達到25.8萬輛。自其橫空出世后,就迅速力壓特斯拉Model 3,盤踞20萬元以上新能源車型銷量榜首。
另外,小米SU7 Ultra鎖單量也達到2.3萬輛,遠超預期。
2. 小米有狂妄的底氣
如果我們將視線投射到整個小米集團,就更會發現,盧偉冰的狂言絕非空中樓閣。
除了首款車SU7,小米近日亮相的第二款車YU7,市場反應也很好。
盧偉冰透露,小米YU7技術發布會之后,留資用戶是小米SU7技術發布會的三倍,首次留資用戶占比60%。
這意味著,YU7比SU7的還要火爆。
而且,YU7所在的SUV細分領域,本來就比SU7所在的轎車細分領域,用戶受眾面更廣。外界有期待,小米YU7上市后打敗Model Y。
此外,近日小米集團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也是相當亮眼。
按照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的說法,這又是一份小米史上最強的單季度財報。不僅季營收再次破千億元,而且盈利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小米集團今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高達1112.93億元,較2024年第一季度的754.8億元同比增長47.4%,已經是連續兩個季度突破千億。
期內利潤為108.9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1.73億元暴漲161%。
3. 雷軍到底有沒有錯
然而,銷量與財報的耀眼光環,掩蓋不了小米身上的巨大爭議,雷軍也在風口浪尖中成為眾矢之的。
3月底高速車禍事件中,三位女大學生失去了花季生命。
由此引發整個行業對于智能駕駛,有了諸多打量和反思。工信部、公安部等國家監管部門,甚至還出手對智駕強監管。
媒體的質疑、網友的指責,如狂風巨浪般襲來,把小米上下和雷軍都打懵了。這還是只是個開始,小米很快就又遇到更大的風浪。
4月份,小米SU7 Ultra因為馬力鎖定,以及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風波,引發諸多消費者維權,要求無損退車。
連續的負面事件,讓小米遭遇了造車以來的至暗時刻。
雷軍也一改過去過去在社交平臺頻繁發文的舉動,暫停發布個人化內容,并停止對外公開活動,進入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靜默期”。
曾經榮耀無限的“雷軍流量營銷學”,此刻卻成了困住自己的荊棘——流量是把雙刃劍,它既能載舟也能覆舟。
在這兩個事件中,小米和雷軍到底有沒有錯呢?網友們觀點不一各有立場。但小米汽車的口碑和品牌形象,確實受到較大打擊。
原創和抄襲,自研和“字研”,銷量和質量……圍繞在小米身上的質疑多不勝數。
作為企業家,雷軍是非常成功的,甚至一度短暫登頂中國首富。但是從輿論來看,雷軍毀譽參半?!袄撞妓埂薄?a >雷神”這些網友給雷軍起的花名,都是有褒有貶。
只要小米還繼續造車,繼續高舉“流量營銷”的大旗,雷軍就逃不脫輿論的審視甚至審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