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句話是胡適說的,但其實,胡適是很實事求是的人,他對歷史的態度非常認真,最提倡說話要有證據。因此,今天,我試圖實事求是說下鐵骨錚錚郭沫若這個人。郭沫若是集作家、詩人、科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等諸多頭銜于一身的男人,但大家對他的人品始終存在爭議。其私生活混亂,經常出入風月場所,任大學校長后,郭沫若依舊我行我素毫無節制。此外,最主要是在政治上見風使舵。
在文革時期,江青權傾朝野,郭沫若唱起了贊歌:《獻給在座的江青同志》
1976年9月9日,偉大領袖毛主席因病救治無效去世,10月6號,英明領袖華主席在葉帥等老革命的支持下,一舉抓捕了四人幫,此時郭沫若又發表了《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
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公在恢復工作前后,郭沫若又發表了不同的內容。
恢復工作前:
恢復工作后:
從以上看,郭沫若確實在政治品行上是投機取巧的變色龍。但歷史的多樣性就在于:每個人不僅僅只有一面,而是有著復雜的多面。歷史是一個任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們只有多面去看,才能看得更清澈。
今天我想說他另外一個身份:北伐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將軍銜的郭沫若。這個身份很少人知道,更不為人知的是,郭沫若還隨從朱老總參與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的重要性對于我黨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說了,這里走出了7位元帥,只要參與過南昌起義的人,活到建國后,最起碼都應該是上將級的。
對于南昌起義那段歷史,朱老總那么說:
我自南昌出發,就走在前頭,做政治工作,宣傳工作,找尋糧食,……和我在一起的有彭湃、惲代英、郭沫若,我們只帶了兩連人,有一些學生,一路宣傳一路走,又是政治隊,又是先遣支隊,又是糧秣隊。
這里面朱老總只提到3個人的名字,郭沫若也在其中,但朱老總的這支隊伍走出了將來的林彪以及陳毅,還有粟裕等諸多后面的軍中將才,而朱老總卻提了郭沫若的名字,可見郭沫若在朱老總心中的分量。
上圖是郭沫若極為少見的戎裝照,站在前排中間戴眼鏡者,即為郭沫若。
因此,郭沫若縱然有過在外人眼里近乎瘋狂的吹捧,但是他曾經用生命去捍衛過他的信仰,那段熱血奮斗的時期,或許他確實是鐵骨錚錚!這也是歷史的多面性所在,也是人性的復雜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