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將兄/文
猛將兄的故鄉在陜西關中,父親告訴我如今村落中幾乎已見不到年輕人。一個80年屬猴的在村子里面都屬于“年輕人”,從村東頭到村西頭,見誰都要喊叔或嬸。
別說是村莊,就連縣城之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除了這座縣城依附于重要城市——往往能夠輻射300公里周圍無法與之匹敵的地級市——可能還有一些低房價低成本的吸引力。
猛將兄喜歡用數據說話。目前發布的寧夏各地市歷年的《統計年鑒》中,遷入遷出數據的縣城有——
海原縣 中寧縣 平羅縣 鹽池縣 同心縣
今天,我們就拿這五個縣來看看,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真的是“逃離”了縣城嗎?
先來看人口最多的同心縣。
2022年同心縣遷入人口為1306人,在吳忠市僅次于利通區,不過遷出人口達到了2969人,是整個吳忠市最多的。
2021年,同心縣遷入人口1493人,遷出3526人;2020年,該縣遷入人口1547人,遷出3556人……
可以看出,同心縣的遷出人口長期都遠超遷入人口。
雖然因為出生率較高,全縣人口還在增加,但如果以35歲以下年齡段人口來看,七年時間同心縣少了6048個年輕人。而60歲以上的老人,同心縣多了6496人。
鹽池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2022年該縣遷入人口457人,遷出人口1301人;2021年該縣遷入人口581人,遷出人口1767人;2020年該縣遷入465人,遷出1528人……
遷出人口幾乎是遷入人口的三倍左右。
鹽池縣的35歲以下年輕人口,七年時間減少了8484人;而60以上的老人,多了7456人。
平羅縣的人口數據一直還不錯,不過細看遷入和遷出數據,同樣存在類似問題。
2022年平羅遷入894人,全年遷出2341人;2021年平羅遷入1178人,遷出2777人;2020年平羅遷入1255人,遷出2989人;2018年平羅遷入1379人,遷出3306人。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平羅這些年遷往寧夏其他地區的人數占比達到了80%以上。
海原縣的特點更為明顯。
2023年,海原縣遷入人口為0.29萬人,遷出0.55萬人;2022年遷入0.24萬人,遷出0.48萬人;2021年遷入0.29萬人,遷出0.56萬人;2020年遷入0.17萬人,遷出0.44萬人……
海原縣在2013年時有35歲以下人口共計294913人,但在2023年,這一數據減少超過3.1萬人。
而60歲以上的人口也毫無意外的增長了8400多人。
中寧縣亦如此,每年的遷入人口都要比遷出人口少至少2000人。中寧縣的35歲以下人口數,也從2013年的22.6萬人,減少到了2023年的16.3萬人。60歲以上的人口,則是從3.89萬人增長到了5.64萬人。
老人變多了,一方面是年齡增長自然現象,另一方面還有就是遷入者可能是不少想著落葉歸根回到家鄉的退休者。
所以通過這五個縣的人口遷出遷入變化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現象——
1,縣域范圍內,人口的流失問題的確嚴重。 2,尤其是年輕人的離開,讓縣域變得更老了。 3,囿于數據缺失,這一現象很可能已超過十年。 4,縣域的老齡化現象同樣嚴重。
我們每個人都能分析出“年輕人為何要離開小縣城”的原因,什么就業機會、生活品質、教育資源等等等等,人往高處走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長期下去,鄉村無人駐守,縣城不再停留,人人涌至城市,破局之道又在何處呢?
□校對:英子 搖搖
□審核:老六 金子
公益體彩,責任同行!
以行動點亮夢想,用溫暖呵護童心
體彩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讓愛與責任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