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驚聞,素有香港影壇 “第一惡人” 之稱的演員方剛,于 5 月 30 日溘然長逝,享年 78 歲。消息傳來,不禁讓人思緒萬千,往昔那些在熒幕上被他塑造得入木三分的 “惡人臉孔”,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浮現,可如今,這顆曾在演藝江湖中獨樹一幟的星,卻悄然隕落了。
但方剛對于自己所塑造的角色,有著別樣的理解。他從不將角色單純視作反派,而是努力探尋角色行為背后正常人的邏輯思維。他曾言:“一般人表演,是把‘壞相’直白地掛在臉上,我卻全身心投入情緒,融入角色之中。” 他深知,觀眾之所以對他塑造的反派角色印象深刻,除了演技因素,更因現實生活本就充滿了復雜與險惡,完美角色反而顯得不切實際。觀眾常說,反派一登場,好戲便開場了,這便是對他演技的一種無聲認可。
回顧方剛的演藝之路,堪稱波折起伏。中學畢業后,他進入國泰電影公司訓練班,初出茅廬便主演了電影《屠龍》,可在 1972 年,他卻毅然與國泰解約,轉身淡出影壇,投身服裝生意。這一去,便是多年光陰。直到 1989 年,為朋友幫忙出演舞臺劇《勾心斗角》,命運的齒輪才再次轉動,那 64 場火爆東南亞地區的演出,讓他重新找回了舞臺的熱情,也讓杜琪峰注意到了他,邀其出演電影《天堂血路》,自此,他的演藝生涯迎來新篇章。后來,電視劇《人在邊緣》不僅捧紅了黎明、劉青云,也讓方剛被亞視看中,以百萬港元的高價將其招致麾下,自此,他在影視劇中大展拳腳,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角色。
可誰能想到,這位熒幕上令人膽寒的 “惡人”,在生活中卻是個大好人。他身兼數職,是作家,用文字書寫內心的故事;是心理學博士,探尋人類心靈的奧秘;是編劇、制作人,幕后的才華同樣熠熠生輝,早期的《豪門》《銀狐》劇本皆出自他手。他一生未婚無子女,晚年卻在內地認下多位義子,定居四川,享受著家庭的溫暖。據友人回憶,他晚年生活低調,社交賬號上滿是與孫子孫女的日常點滴,那模樣,與熒幕上的兇狠形象大相徑庭,盡顯慈祥。
方剛的離去,無疑是香港演藝界的一大損失。如今的影視圈,鮮肉小花層出不窮,流量明星占據著各大熒幕,可像方剛這般有性格、有演技,能將反派角色演繹得入木三分、讓人又怕又愛的演員,卻越來越少了。他的表演,是用歲月沉淀、用真心揣摩換來的,絕非如今一些靠顏值、靠特效撐起的 “花瓶” 式表演可比。
如今,方剛已然遠去,可他留下的那些經典角色,卻永遠定格在了觀眾的記憶深處。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么叫演員的素養 —— 能在熒幕上化身讓人咬牙切齒的 “惡人”,也能在生活中成為溫暖人心的善者。愿他在另一個世界,能繼續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故事,而我們,也只能在重溫那些老劇時,再一次領略他獨特的表演魅力,緬懷這位別具一格的老戲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