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變好的起點:托舉自己。
有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別人能夠幫自己變好,后來才明白,真正能夠讓自己變好的是我們對自己的托舉。
是啊,很多事情都在告訴我們,不要總是想著“依靠別人”。就好像有的人總是會把自己人生的不幸都歸結于原生家庭。
只是真的是這樣嗎?有很多人的原生家庭并不好,但他依然能夠把自己的生活過的很好,并實現逆襲。歸根結底在于他依靠的是自己,而不是等待別人。
確實,一個人真正開始變好的標志,往往是從學會托舉自己那一刻起。托舉自己,并不是等待他人的救援,也不是祈求命運的垂青,而是憑借內心的力量,主動打破困境,向著自己的目標奮力攀登。
正如有人說得那句話:“認識你自己。”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明白,只有正視自身的現狀,不逃避、不抱怨,才能找到解決自己困境的著力點。
就好像之前看過的一部電影《中國合伙人》里的成冬青,他出身農村,高考也多次落榜,創業初期也遭遇重重困難,在這個過程中他被質疑、被打壓,甚至面臨被起訴的危機。
只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并沒有被打倒,而是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將困難轉化為前進的動力。他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拓展業務,最終將 “新夢想” 做成了上市企業。
這個電影故事其實不也是在告訴我們,不管面對什么樣的處境,只要心懷希望,積極行動,就能夠托舉起自己的人生。
確實,就像前面說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很多事情是我們沒有辦法選擇的。但有點一點是我們可以做的,那就是直面自己的弱點,不把失敗全部歸咎于外界因。
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能夠真的做到托舉自己。就比如,一個性格內向、害怕社交的人,若想要改變,靠的不是排斥和貶低自己。而是自己積極主動的去行動起來,鍛煉自己的膽量,逐漸克服內心的恐懼。
這個過程其實不就是自我托舉的過程嗎?是啊,生活中的“托舉”從來都不是被動的等待,不是我們等著別人來改變自己,而是我們要主動去搭建。
正如有這樣一段話說得好:“所謂門檻,邁過去是門,邁不過去是檻。”就好像是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沒有風的時候,也能靠絨毛的韌性撐起飛翔的夢。
總之,我們要明白想要變好,就不能夠總是等著他人來推動,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親自給自己鋪就臺階。也只有這樣我們走的路才能夠堅實。
就好像是登山一樣,每向上攀登一步,就離山頂更近一步。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也不要小看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因為在日積月累中,在小事的中也會實現質的飛躍。
正如我們學習的那些新知識、新技能、養成良好的習慣等,這些看似都是微小的事情,可是這些不斷提升能力和素養,何嘗不是在托舉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呢。
學會托舉自己,是邁向美好人生的起點。當我們不再依賴他人,而是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對生活的問題。
當我們在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依然能夠保持積的心態,不斷尋找突破的方向。當我們將自我成長融入日常的小事之中時,我們就已經踏上了變好的征程,因為這些都是在托舉自己。
是啊,生活從來不會辜負那些主動托舉自己的人,我們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的堅持,都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