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月中,印巴激戰正酣,巴基斯坦空軍駕駛殲-10C在邊境地帶擊落了至少兩架印軍主力戰機,其中包括了“陣風”。要知道“陣風”戰機可是法國軍工業的寶貝疙瘩,在全球首次實戰中,還沒來得及大展身手,給法國軍工做做廣告效應,就先遭擊落,這不僅打了印度的臉,更是給了法國軍工業狠狠的一記耳光。
經過了大半個月的沉默,法國明白鴕鳥埋沙行不通了,必須要站出來給個說法了。但是這個說法,說了相當于沒說,因為全程都在打太極、兜圈子。
5月27日,在法國國防部記者會上,一位中國記者提問到相關問題,法國軍方發言人表示,目前的信息太多太雜,法國暫時還無法證實“陣風被擊落”消息的真假。此外,該發言人補充說,印巴這場空戰,動用了百架戰機,法國方面也要從這場高強度的空戰中充分學習,獲取戰斗經驗。
這段回應,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兜圈子、打太極。不過細想一下也可以理解。陣風戰機是法國軍工的旗艦產品,是法國軍工史皇冠上最閃耀的明珠。一旦確認被擊落,勢必對其國際形象和出口前景造成極其惡劣的負面影響。
要知道陣風的銷售收入可是占了法國軍工相當大頭,光是印度的“海陸空一體化使用包”,采購金額就超數十億美元。若是直接承認被擊落,達索公司的海外訂單恐怕是懸了,畢竟馬來西亞、印尼、卡塔爾等國光是現在就對“陣風”望而卻步了。
此外,法國軍方還有一層考慮,即地緣政治博弈上的考慮。法國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應國之一,這次事件暴露出法國武器體系在實戰高強度對抗中并不如預期,近些年來,中法在非洲和印太博弈愈演愈烈,難分上下,若此刻承認“陣風”被擊落,絕非只是軍售層面的打臉,更是會被視為技術落后于中國軍工。
其實,即便法國軍方不想承認,諸多信源還是暴露了“陣風”戰機遭擊落的確鑿事實。巴基斯坦軍方不僅公開了“陣風”戰機殘骸的照片,還放出了相關的通訊截獲錄音,以及飛行軌跡和攔截數據的回溯。這些一手資料難以偽造,讓這件事變成了板上釘釘。
此外,事發第一時間,CNN路透社等外媒援引西方情報部門的消息,確認了這件事,并稱“至少一架”。
這么多證據擺在眼前,法國方面仍舊是含糊其辭,這只能說明一件事:他們在用典型的西方危機公關套路處理此事,即先以否認態度穩定局勢,在用時間來淡化一切,等到局勢冷卻,影響越來越少。最后在不得不承認事實的情況下,弱化事件嚴重性,強調戰機性能仍優越,或將損失歸結為個案或特殊情況,俗稱緩兵之計。
但是讓法國沒想到的是,其越是遮遮掩掩,這件事的受關注度越大,越多人聚焦于殲-10C的卓越性能,法國方面的“欲蓋彌彰”反倒成為了宣傳殲-10C的無心之舉。最近外媒消息稱,印度尼西亞打算購入42架二手的殲-10戰機,預計會在接下來的防務博覽會上進行最終宣布。
印尼為何要買2手?排除全新戰機價格昂貴這點,相比全新戰機,從二手庫存調配或者經過整修的二手機,可以大幅縮短交付時間,滿足急需提升空軍戰力的緊迫需求。況且,殲-10經過多年服役和升級,技術比較成熟,二手機經過整備后仍具備較強戰斗力,滿足印尼當前的防空和多用途作戰需求。
總而言之,印尼的選擇,對法國來說是嚴重警示。看來僅憑“陣風”在傳統軍工市場打出的名堂,已經不足以維持后續影響力。而殲-10戰機證明了中國軍工逐步走上國際舞臺,影響力日益擴大的顯著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