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獨自做投資,我很少去在意股市里的“為什么”。
后來順便做了自媒體,很多讀者朋友不停的問:
1.為什么會跌呀?
2.為什么會漲呀?
但凡總是問為什么的朋友,請注意啦,你大概率很難在股市賺到錢。
這并不是說探究原因不重要,但是在股市里,過分探究原因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
一、對“為什么”的偏執
人類有一種偏執,總是要找到原因,心里才踏實,才愿意行動。
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是這樣。
圖書館排著一條隊伍等待復印。
你想插隊,于是跟排頭的人說:對不起,我有5頁紙要復印,能不能讓我先復印?
如果這樣說,會有60%的人答應。
但如果你說:對不起,我有5頁紙要復印,能不能讓我先復印?因為我要復印幾頁紙。
那么,你的成功率會飆升到93%。
然而,這是不是很扯淡?你給的理由是:你要復印幾頁紙。
誰來這里不是為了復印的?
這就是人類的本性,只要有一個原因,即便是一點不靠譜的原因,都能極大的改變人們的行為。
那么,大家在股市里,天天問為什么,到底是為什么呢?
很簡單,如果你沒有得到答案,你就拿不住!你必定心慌。
比如,你問我:財報大超預期,股價居然大跌,為什么呀?
我跟你說:拿住別亂動。
這個時候你拿得住嗎?
你心里肯定是一萬匹草泥馬在狂奔,肯定會罵我是個騙子,居然不能解讀股價的漲跌。
但如果我隨便找個理由給你解釋一下,比如,有人趁著利好逃遁。
這個時候,你多半就能拿住了。
然而,我的解釋一定是正確的嗎?
不好意思,我要告訴你,沒有人能解釋短期的股價漲跌,任何解釋都可能是錯的。
二、哪有這么多“為什么”?
人們執著于因果關系是寫進了骨子里的。
比如,股市如果當天莫名其妙的大跌,很多人就本能的問:發生什么?怎么了?
然后就是全網到處找原因。
更逗比的是,大家找到的原因還不一樣。
于是,股民之間還相互取笑對方找的原因是不靠譜的,自己找到的原因才是真理。
有些波動的原因比較顯而易見,但大部分的波動其實都是沒有原因的。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沒原因的。
一個正常的人是不會接受我所說的。他們會想當然認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
如果任何事情都有原因,那么只要我們找到原因,就能準確預測未來。
但你見過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的?
就拿選大學,選專業和選工作來說吧。
如果這跟一個人的未來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人們還至于這么迷茫嗎?
即便你選了最好的大學,專業和工作,依然有可能失敗。而且失敗的概率一點也不低。
影響我們未來的因素太多,太復雜,這些因素會相互影響。
更要命的是,這些因素還是動態變化的,而你自己也會根據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最反直覺的是,一件事總是會同時產生正反兩個影響。
比如,將兩個孩子同時送進名校,一個成績越來越好,另一個成績越來越差。
那么上名校到底是好還是壞?
既然同一件事能產生正反兩個方向的影響,你還能確定因果關系嗎?
在量子力學里,電子一直都在運動。
但沒人能知道為什么此時此刻這個電子會出現在這個位置。
正如,我們永遠不知道此時此刻,為什么我們的人生走成了現在這樣。
于是幾乎每個人都會感嘆自己的人生之路。因為沒人能確切的找到原因。
三、從“為什么”到“怎么辦”
請大家別誤會,我并不是想說探尋因果關系不重要,我是想告訴大家,不要過度在意因果關系,不要沉迷于解釋市場漲跌。
做投資,最重要的在于應對。
做對事情并不一定要求我們知道背后的每一個原因。
比如,4月2日貿易戰打響。
你有必要在意為什么會開打嗎?
有必要在意為什么會暴跌嗎?
有必要在意為什么特朗普要在那個時候突然開打嗎?
在那個時候,我們不是要去問為什么,而是要問怎么辦。
當時我在我社群里就跟群友分享了策略。
第一,拿穩持倉不要亂動,因為你隨便賣出很可能接不回來。
第二,設定一個補倉線,跌到補倉的位置一定要敢于買。
市場每天都在波動,面對這些波動,我們應該多想想怎么辦,而不是總去找原因。畢竟你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問我:既然是長期投資為主,但你每天也在分析行情,這不是矛盾的嗎?
這個朋友肯定是誤解了分析行情的目的了。
我分析行情并不意味著我要操作。
相反,大多數時候我分析行情,得出的結論是:不操作。
我分析行情,很多時候就是在看熱鬧而已。
天天看著股市因為幾件事波動來波動去的,不也很有趣嗎?
實際上,股市絕大部分波動都是無效的,我們根本就不必在意。
一年當中,值得真正出手的機會其實很少。
交易大師查理.丹尼斯說過:長線交易每年95%的利潤來自5%的交易次數!
我必須要提醒大家的是,正是因為大家太愛看解釋行情了,所以才會有那么多股評家。
但大多數股評家是有毒的。
聽個股評就能賺錢?你是不是想多了?
四、承認自己的無知
人往往有一種自大的傾向,認為自己無所不知。
于是,我們就能看到,網友們愛對時事評頭論足。
大家都認為自己說的才是對的。
而且呀,大家特別愛對經濟、軍事、政治等國際大事發表評論。
但有趣的是,最愛評論軍事的人群是一群退休的老大爺。
難道你認為這些人是高知人群?能把國家機密都琢磨得明明白白?
同樣的道理,你看看那些議論經濟的人,他們真的懂經濟?
最近這些年,市場上流行的是:中等收入陷阱、資產負債表衰退、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說真的,有幾個人真的懂這些理論。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你要當心這些所謂的經濟學理論很可能就是美國制造的輿論武器。
全網到處都埋伏著他們的水軍。
就以中等收入陷阱為例吧,你知道它的起源嗎?又知道它是什么時候在中國流行起來的嗎?
這個理論是世界銀行2007年發布的《東亞復興:經濟增長的思路》。
大家可以去看看原文,世界銀行在說起中等收入陷阱時,可沒有批評中國,反而是贊揚了中國。
而中等收入陷阱這個名詞在誕生之初,并沒有被關注。
啥時候開始流行的呢?
是2010年!那年發生了什么?
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GDP第二大強國。
現在再想想這個理論為什么流行吧。
因此呀,咱們都應該保持謙遜一點,因為我們腦袋里的很多信息,是被別人故意植入的。
我們所認為的因果關系,很多都是錯的。
那么,我們在給因果關系下定論時都要十分小心。
要證明兩件事之間的因果關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
但幸運的是,很多時候,我們也不需要真的知道背后的原因。
在股市做投資,我們只需要知道該怎么做就可以了。
比如,現在特朗普折騰來折騰去,并不會影響我的持倉策略。
相反,但凡他制造的波動帶來了機會,我可不會客氣。
至于關稅戰會讓世界未來發生什么,誰他媽知道啊?
跟生活和工作一樣。
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少去操心自己無法掌控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