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聲的回鳴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溫度
圖源網絡
女神跌落神壇?林志玲視頻背后,是網絡的情緒泄洪口
文/般若小仙
最近,林志玲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里的她縮著脖子、邁著小碎步,眼神里透著膽怯,看得人心里不是滋味。她可是曾經的臺灣第一美女林志玲啊!曾經連續四度拿下全球性感美女冠軍,還主持和參演過無數影視作品,風頭一時無兩。不得不感嘆,婚姻對一個人的影響簡直能顛覆三觀。坊間有種說法:婚姻好不好,女人的臉就是晴雨表。那些真正幸福的女人,年輕時也許貌不驚人,但隨著歲月沉淀,臉上越來越有光澤,渾身散發著自信的光芒,就像葡萄酒越陳越香,這種氣質是歲月饋贈給幸福女人的最好禮物。
然而,林志玲如今的模樣,讓人大跌眼鏡,可在評論區里,卻充斥著各種罵聲,原因無他,就因為她嫁給了日本人。這樣只針對個人情緒,不管事實的評論,忍不住讓人感慨,現在的網絡,簡直成了情緒的垃圾場,啥事兒都能發酵成一場罵戰。
圖源網絡
回首這些年,網絡風波一波接著一波,熱鬧非凡。每次有熱點事件,網友們紛紛摩拳擦掌,口誅筆伐。但奇怪的是,不論當時鬧得多兇、民眾氣得多么咬牙切齒,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者被下一個更勁爆的熱點搶占風頭,又有幾個人還記得曾經發生過什么?
回頭看,在網絡輿論剛興起的那會兒,它確實為底層百姓提供了發聲的渠道。那些平時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人,那些無法得到相對公平待遇的人,終于找到了傾訴和維權的平臺,甚至還有不少人通過網絡改變了命運。比如蘇敏,1964年出生的她,靠著兩千多元的退休工資,開啟了自駕游之旅,一路走來,居然成了網紅大媽,還搖身一變,其形象成了電影里的“女主角”。更厲害的是,她站上了戛納電影節的紅地毯,成功逆襲了自己“又老又窮” 的晚年生活。這簡直就是現代版的“丑小鴨變天鵝” 。
她與林志玲先后變化簡直是正反面的對照。
不過,像蘇敏這樣的故事在現實中終究是少數,只能當作勵志傳奇來聽一聽,提提神、鼓鼓勁。現實中,更多人還是蹉跎在命運的泥沼里,掙扎無果。
我之所以用 “又老又窮” 這個詞來形容蘇敏,絕非不尊重她,而是因為她的真實寫照確實戳中了普通人的痛點。畢竟我五十歲了,這些年越發能感受到社會對女性,尤其是大齡女性的不友好。不信?你瞧瞧那些年關于廣場舞大媽的爭議,罵聲從來就沒停歇過。可我每次晚上散步路過廣場,看著她們踩著節奏,動作規范,步伐輕盈得仿佛回到了青年時代,比年輕人還充滿活力,真心覺得只要不打擾他人休息,還是被大家認可的,那是她們的快樂天地,也給晚年的她們提供免費的健康之地。
畢竟,還有些人沒有退休工資,有些人退休工資不高,還有些人需要補貼下一代,她們用這種幾乎不花錢就能得到“健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其實,她們還算是比較安穩的群眾。還有比起她們更悲涼的群體,沒有退休金、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連像樣的房子和車子都沒有。最讓人心疼的是,有些人還在被自己成年的孩子不斷索取最后的勞動力和微薄的收入,人家在跳廣場舞,他們只能選擇躲在角落里,卑微地將自己藏起來,努力生活著,甚至怕被人發現。
就像那些在雨中沒帶傘的人,只能默默忍受風吹雨打,不敢張揚。
圖源新華網
提到這兒,想到前幾年愛看的脫口秀節目,也好奇為什么節目中一個個都愛“比慘”。現在想一想,一方面,脫口秀輕松有趣,能讓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放松一下緊繃的神經;另一方面,脫口秀節目里大多是自嘲環節,男的開口就說自己月工資只有兩三千,連租個大點的房子都得像中了彩票一樣到處炫耀;女的呢,更是夸張,說自己找不到男朋友,遇到的男人不是丑,就是窮,還對相親的女人“高人一等”的指手畫腳。你以為他們在開玩笑?其實,他們說的根本就不夸張,現實生活比脫口秀節目里的段子還要精彩,是真的精彩得讓人想哭。
就像我身邊的一個朋友提到,在她二十多歲的時候相親,什么“怪人”都遇見過,只會比電視上的更過分。這類奇葩故事聽多了,也見怪不怪了。很多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男性,思想和行為仍然停留在上一時代。所以,大男子主義、媽寶男的人,從未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對,長時間的環境熏陶,他們覺得女性就應該是什么模樣才是正確的,當然,他們的觀點是不容質疑。
故而,“普信男” 一詞,便是戳中了時代的痛點。它一出現,一下子就引起了無數女性的共鳴,同時也狠狠地戳痛了部分男性的神經。京東因為讓她代言,居然被一群男性圍攻抗議,沒多久就換下了她。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當時我心血來潮寫了一篇關于她的文字,結果評論區瞬間炸了鍋,口水戰,各種不堪入目的詞一股腦兒地撲過來。我是又好氣又好笑,但面對網絡這種無底線的攻擊,咱也只能忍氣吞聲,刪除了很多評論,怕謾罵越來越多,就乖乖地關了評論區。再后來,我也反思過,楊笠是不是說得有些重了?最后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使她不應該“揭人傷疤”,但她說的并沒有錯。再說,人與人之間完全可以存在不同觀點,但惡意謾罵卻要堅決被抵制。
再看,前幾年大S的婚姻出了問題。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事兒本來就很復雜,再說明明汪小菲錯在先,可輿論有一大半人指責大S,就因為她是個臺灣人。那些謾罵聲,簡直比菜市場的討價還價聲還要嘈雜。
圖源網絡
這社會的輿論風氣,真是讓人無語凝噎。
不得不感慨,網絡世界里,早已沒有了基本的是非對錯觀。人們看到一篇斷章取義的文章,或者一個被裁剪過的小視頻,壓根不管真相是什么,就憑著自己的想法和立場,一股腦兒地去謾罵。有的人純粹是為了給自己解壓,把網絡當成了情緒垃圾桶;有的人則是 “屁股決定腦袋”,立場先行,完全被自己的主觀意識綁架。這種風氣,實在是讓人寒心。
如今,每看到一則新聞,忍不住要先咂摸咂摸,心里犯嘀咕:這事兒到底是真是假?就像林志玲現在的模樣,我們只能無奈地感嘆她 “不太正常”,在真相還不了解的情況下,可也不敢去指責誰,因為誰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有時候,真覺得網絡就像個巨大的迷宮,進去容易出來難,稍不留神就被各種謠言、偏見和無端指責裹挾其中,迷失了方向。
不過,生活還得繼續,我們總不能被網絡的喧囂蒙蔽了雙眼,迷失了自我。身邊的人和事,總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感悟。最近安慶大南門火了,一到晚上,便有了 “地攤經濟”,整條街充滿煙火氣,街頭巷尾,熱鬧非凡,很多人憑借著自己的手藝和創意,擺起了小地攤。有的人賣自己做的手工飾品,有的賣特色小吃,還有的賣復古小玩意兒,各有各的絕活。看著那些攤主們滿臉的笑容,我突然想到,這地攤,不正是生活的一個縮影嗎?有人靠自己的努力和創意,找到了生存的縫隙,活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這和我們在網絡世界里小心翼翼摸索真相,又何嘗不是一種相似的人生體驗呢?我們在網絡的洪流中,也要努力找到自己的 “地攤”,找到屬于自己的立足之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發聲,去堅持。
如今,我才學會把復雜的關系與事簡單化,努力對人保持基本的禮貌和尊重,不自以為是,不妄自菲薄,保持松弛感,從容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坦然接受一切結果,便好。
歡迎關注我們的視頻號“二湘的星躍空間”
從某種意義上講,網絡,就像在一場盛大的宴席。我們還是要感謝網絡平臺這位“時代的魔術師”,拉開了一扇通往廣闊世界的神秘大門,讓我們得以在虛擬的舞臺上,盡情領略現實生活的千姿百態,邂逅那些形形色色、迥異于我們的觀點與人群。這些不同的聲音,如同急促的鼓點,敲打著我們的心靈,也勾勒出一個多元而真實的世界輪廓,而我們在一次次事件中,一次次情緒起伏中,看到一個較以前更為清晰的外界,不斷經歷著成長的蛻變。
作者:般若小仙,一名拖泥帶水、胡思亂作,靠文字供養的小神仙。個人微信公號:筆墨生涯的自由覲。
~the end~
星躍暑期精品課,試聽課聯系StellarAdmin, 6月2日之前早鳥價!
報名及更多課程及價格,請點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