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刷到一條評論,有位大姐說自己每天早上喝冰水,結果鬧了半年胃疼;還有大爺空腹喝飲料,血壓直接飆升進了醫院。看來空腹喝水這事真不能隨便來,喝對了是“養生水”,喝錯了就是“傷身水”。
今天咱就把這事掰扯清楚,順便說說起床后按順序該做哪 6 件事,讓一天從健康開始。
一、空腹喝這 3 種水,不僅沒好處還可能傷身!
1. 冰水冷飲:早上起床時,胃腸黏膜處于收縮狀態,突然灌一杯冰水,容易引發2大問題:
刺激胃腸痙攣:導致胃痛、腹脹,長期喝會讓胃黏膜敏感,吃點涼的就拉肚子。
誘發心血管不適:冰水刺激血管收縮,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現頭暈、心慌,嚴重的可能誘發心絞痛。
2. 淡鹽水:很多人聽說 “淡鹽水排毒”,但實際上:健康人根本沒必要喝,人體每天鈉攝入已經足夠,長期喝反而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而高血壓患者是 “禁忌”:高血壓患者晨起喝鹽水,可能導致血壓晨峰升高,增加心梗、腦梗風險。
3. 甜飲料:含糖飲料(如奶茶、果汁飲料等精制糖飲品,以及蜂蜜水等天然糖飲品):空腹喝會讓血糖驟升驟降,胰島細胞頻繁工作,長期可能誘發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風險。而且高糖會刺激胃酸分泌,空腹喝容易燒心、反酸。
上面說了早起空腹喝水的一些危害,那有些人可能更關心,那我起床后到底做些什么,更有利于我們的健康呢?
三、起床后按順序做好 6 件事,健康從清晨開始
1. 先 “賴床” 3 分鐘,防頭暈摔倒
睡眠時人體處于低代謝狀態,晨起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和心率需逐步升高,突然起身易引發體位性低血壓。頭暈、摔倒。正確做法:
醒來后先躺30秒,活動一下手腳;再用 30 秒慢慢側身,靠手肘支撐坐起;
最后 30 秒雙腿垂在床邊,適應后再站起來。這能讓血壓平穩過渡,減少心腦血管意外風險。
2. 喝對第一杯水:溫水最養人
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溫水,涼白開最佳,別用純凈水或自來水。同時水溫接近體溫,不刺激胃腸,還能快速被身體吸收,稀釋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但別一口氣灌太多,300-500ml 即可,喝完稍等5分鐘再做下一步,給胃腸一點適應時間。
3. 排晨便:抓住腸道 “黃金時間”
早上7-9 點是大腸經當令,腸道蠕動活躍,這時候排便效率最高。如果有便意別拖延,排便時注意:別玩手機,便秘者也別硬蹲,可以試試順時針揉腹。
4. 洗漱:先刷牙還是先喝水?順序別搞反
很多人糾結 “先刷牙還是先喝水”,正確順序是:先喝水,再刷牙!
經過一夜睡眠,先喝溫水能沖刷口腔和胃腸,還能濕潤喉嚨。喝完水 10 分鐘后再刷牙,這時候口腔環境更干凈,刷牙能徹底清除細菌。
注意牙膏別選含酒精、強刺激成分的,溫水漱口,別用冷水刺激牙齒。
5. 吃早餐:營養搭配有講究
起床后一個小時內吃早餐,能激活代謝,避免上午低血糖。早餐記住 “3 個一” 原則:
一份優質蛋白:雞蛋、牛奶、豆漿、瘦肉,蛋白質能延緩胃排空,讓上午精力更持久。
一份復合碳水:全麥面包、雜糧粥、紅薯(別吃油條、包子等高油高糖主食),提供持續能量。
一份蔬菜 / 水果:涼拌菠菜、圣女果、蘋果,補充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比如菠菜中的鎂能幫助穩定血壓。
特別提醒:早餐別吃太燙,超過 65℃會損傷食道黏膜,也別邊走邊吃,容易吞氣導致腹脹。
6. 輕度運動:激活身體,別做“劇烈晨練”
早餐后 1 小時,做半小時輕度運動,下樓走一圈,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早餐消化吸收。練練八段錦、太極拳:它們動作舒緩,尤其適合中老年人。
清晨做好 “黃金 6 步”,健康多一份保障
其實養生不在多復雜,關鍵是把細節做好。從明天開始,試試這 6 個步驟,讓起床后的每一步都踩在健康點上。你平時早上第一杯水喝的啥?有沒有犯過文中的錯誤?轉發給家人朋友,一起把清晨時光變成 “養生黃金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